□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方文婷
通讯员 周展 薛玉磊 文/图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底色,沁润着一座城市的治理精度,也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带动全市文明深度、广度“跃迁”的发展契机。
高密市以“创建惠民、创建为民、创建靠民”为原则,以创促变,扮靓市容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激发市民创城热情,提升文明程度,让文明新风的强劲脉动充盈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步步是风景
处处皆育人
入目皆风景,一城文明风。走进高密文体公园,“凤城之光”雕塑吸睛夺目,三个立体面分别镶嵌着浮雕,北面是“高密三贤”——晏婴、郑玄、刘墉;西面是“高密四宝”——茂腔、扑灰年画、剪纸、泥塑;东面则主要体现了高密市“工业立市”的发展理念。整个雕塑既体现了“凤城”高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寓意了当代高密人民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古城悠悠,两千余载。三贤四宝美名远扬,高密市拥有丰厚、独特、悠远的传统文化,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上具有先天优势,浓厚的优良传统基因汇聚成创城的最大底气。
步入新时代,精神文明传承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年以来,高密市已经新建了12处市民游园、90余处文明创建景观小品、3000余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全环境立德树人公益广告,在城乡显著位置,利用城市大屏幕、广告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刊播展示美德信用、文明交通、关爱未成年人等内容。
将文明理念有机融入城市周边环境,小景观承担起教化育人使命,连接起美观与道德脉络,市民在生活、娱乐的同时得到道德的无声滋润,做到城市文明“里外皆秀美”。
背街小巷的治理和管理是创城的重点和难点,高密市聚焦背街小巷管理中的短板弱项,开展集中整治和美化亮化工作,让每一条连接居住区和主干道之间的小街窄巷,都成为宜业宜居的文明街、幸福巷。
走进醴泉街道西关社区新兴街四巷,整洁干净的内部道路与铺满文明标语的彩色墙绘交相辉映,映射出文明的真实模样。“新兴街四巷的墙面原本斑驳不堪,停车秩序也非常混乱,后来经过社区居民、志愿者以及物业的合力整治,如今已经大不相同,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高密市新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张启新表示。
可以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高密市做到了活用每一处景观资源,越来越多的文明标语、道德模范事迹出现在大街小巷,绘制出一道独特的文明风景线,无声沁润市民生活。
借助这批“道德地标”风景点,步步是风景、处处皆育人的浓厚教化风气渐成,争创文明城市之风席卷满城。
“走心”又“走新”
创城工作高效务实
提升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要里外兼顾,既要考虑外在整洁、美观,更要确保内在和谐、友善。高密市在先后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市场规范提升、交通秩序整治等30多项专项行动的同时,创新工作方式,让文明新风真正吹进百姓内心深处。
——“体制机制”倒逼创城责任落实。高密市创城办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日督导、周通报、月调度”工作制度,通过找不足、晒短板,促进问题解决,提升创建水平。今年以来,该市创城办下发了黄色、橙色《督办通知单》956期、《红黑榜》62期、《市领导呈阅单》12期,督导责任单位整改问题1200多项。把脉搏、定步调,形成全域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高密市具备了向下谋划、全域推进的底气。
——“立体宣传”营造浓厚创城氛围。该市分发文明交通车贴1000多张、印制《高密市民文明手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小常识》1万多册,将文明规范送入千家万户;启动《创城知识有奖答题》活动,选聘创城“文明宣传使者”,招募“彩绘高密”志愿者,营造“高密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浓厚氛围;开设“创城进行时”“百姓眼中的创城”等专栏,刊播亮点报道100多期,利用新媒体微视频形式宣传创城、倡导文明,将文明宣传送到百姓身边,做到百姓在哪里,文明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全民参与”激发市民创城热情。该市广泛组织开展“创全国文明城、做文明高密人”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聘请“德邻管家”、组建创城“爱心联盟”等方式,激发广大市民“说高密好、对高密亲、为高密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文明成为越来越多高密市民的行动自觉,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创建高度。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最佳契机,也是塑造城市精神品格的重要载体。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必答题”,高密市将创城蓝图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供给,让城市文明更好地嵌入市民生活。
共建共治共享
凝聚创城合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高密市以“美德高密·好人家园”道德文化品牌为引领,擦亮文明创建底色,照亮典型培育标杆,营造文明诚信、邻里互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
10月24日,朝阳街道晞雅图洗衣连锁店内,“高密好人”鞠萍正在仔细检查顾客送来的衣物。“从2014年开始,我已经累计捡到了10余万元现金和不少贵金属饰品并归还顾客,希望能以这种方式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当然这也与公司向上向善的氛围息息相关。”鞠萍告诉记者。
这些年,高密市晞雅图洗涤服务有限公司坚持奉献社会,不仅专门成立了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心基金,还将凡人善举落实到实际经营过程中。前段时间,这家企业被评为高密市文明诚信经营商户。“我们想通过精选一批典型模范,辐射带动高密市广大商户、企业文明诚信经营。”高密市创城办工作人员表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都是参与者。每日清晨,尧头太极拳团队都会在尧头广场打一个多小时的太极拳。每天活动结束后,他们又化身为一支专业的志愿者队伍,来到凤凰公园“雷锋益站”执勤,为过往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在广场周边清扫卫生。“创城日”则会到社区劝导沿街商户文明经营、有序停车,以实际行动守护城市文明。
“我们团体中有很多退休教师,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做这些事情,立德树人,传播文明生活理念。”尧头太极拳团队负责人常明忠表示。
在醴泉街道西关社区桃园小区转一圈,古色古香的“德邻亭”、主路两旁的“爱心长凳”、单杠下的“暖心护垫”格外引人注目,这些都出自社区“德邻管家”——获评高密市“文明家庭”的王玲、黄广海夫妻之手。
据了解,像王玲、黄广海这样的“德邻管家”在高密市有2000多人,他们来自全市各社区、社会团体、道德榜样群体,采用“天天巡、经常访、随手办、实时报”的“步巡”工作法,劝导广大居民文明有礼、规范有序,逐步汇成全员参与创城的合力。
统一方向、调整步调,高密市打造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强磁场”,凝聚起自愿参与创城工作的“动力源”。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城动能满满。
自上而下引领、倡树、监管,自下而上践行、示范、扩散,在上与下之间,高密市城市文明程度顺势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