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青云山小学
党建引领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2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 通讯员 王守文 王德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教师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不断提升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安丘市青云山小学坚持以“青云炬光”党建品牌为引领,对校园文化进行梳理、挖掘、提炼和归纳,提出“志峰育人”文化体系,并以此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和锚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系。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坚持高目标定位,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系,明确了教学质量、课程建设、工作项目等目标定位,并制定高质量发展规划。
  据悉,各目标任务的推进由学校高质量发展委员会(下设教学高质量发展委员会、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委员会、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委员会、学校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委员会)负责具体落实。各委员会每年制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及详细措施,具体负责方案的落实落地,并推动达成既定目标。
  全面建设和深度推进学生成长的育人体系。学校党总支围绕“志峰育人”文化的构建,突出九项重点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据安丘市青云山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王守文介绍,九项重点主要是指,让学生在国学(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习字、课程、课堂、德育活动、劳动教育、积分激励、习惯和常规管理中立志攀峰。
  全面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体系。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学校党总支以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为落脚点,促进教师不断实现专业成长。
  为进一步激发教师党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焕发价值内驱力,学校引导教师从党建品牌建设、个人成长规划、课堂教学实践、科研、荣誉、反思、深度学习、青蓝工程、“三级骨干”评选、各类校本培训等十个方面立志攀峰,更加自觉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更加自觉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建设以提升家长育人能力为核心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教育需要凝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学校党总支在实践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十三项微体系”,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新格局。通过家校社共育“微体系”的落实,学校关注每一位家长的需求,密切家校沟通,不仅助推和提升了家长的育人水平,还使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有效,极大促进了家校社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真正合力画好育人“同心圆”。
  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好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党总支积极构建“志峰育人”三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多元的课程体系中不断成长。据介绍,学校的主色课程,即国家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增色课程为地方课程,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环境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特色课程为校本课程,包括养德、润智、健体、尚艺、践行、“三生”、科技创新、家国等系列特色课程。
  全面构建促进师生成长的评价体系。学校党总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构建起促进师生成长的评价体系。其中,学生评价体系,以学业质量为重点,从核心素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个性发展、活动参与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学校对一年级、二年级实行学科多元化、无纸化测评。教师评价则以教学质量为重点,突出师德素养,强化工作业绩,注重专业水平,实施多元化评价。
  全面建设助推学校发展的2.0版智慧教育体系。学校党总支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助推学校教育勇攀高峰为核心,以团队建设和评价机制为双翼,打造2.0版智慧校园“攀峰”顶层设计,聚焦课堂教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全力推进教学变革。
  下一步,学校党总支将在“青云炬光”党建品牌引领下,全面落实“志峰育人”七大体系,进一步谱写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轮驱动的优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