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张文波)“我们发现咱们村有的村民把种植的生姜、山药等农作物的秸秆都扔掉了,有点可惜。建议大家对农作物秸秆用裹包青贮的办法进行处理。”日前,在青州市何官镇南张楼村会议室,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的技术小组为村民们讲解了如何科学处理农作物秸秆的相关知识。
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青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山东代表处联合组织开展了高校师生走进南张楼村社会实践活动,来自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分成四个团队,对南张楼村及周边6个村庄的农作物秸秆回收再利用、闲置农房再利用、村庄空间规划和新能源在农村的使用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该活动是青州市坚持“人才+科技”为乡村振兴赋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通过引进培育相关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聚集,助力各类科技成果在乡村一线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