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冯涛)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是提升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实际需要,是打造生态环保铁军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坚持将学习培训和技能比武融入经常、融入一线、融入实战,推行常态化学习培训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将培训融入经常,规范化推进学习培训。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围绕“贯彻新理念,勇担新使命”“深入一线解难,服务企业发展”等专题开展政治学习、党课辅导、廉政教育,不断夯实“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思想根基。印发《关于开展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常态化学习培训的通知》,先后邀请环境执法、在线监控等专家进行授课辅导8次,购买《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手册》《生态环境执法300问》等书籍200余套,为执法人员提供了提升理论素养、交流执法体会、分享办案经验的学习平台。
将培训融入一线,需求化设定培训内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为强化依法执法、依法履职意识,围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中调查取证、法制审核等重点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开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线上培训,人均上线学习超30小时。聚焦“两打”行动、监督帮扶等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新技术新装备、VOCs废气治理技术等各类培训累计50余课时,通过培训,执法人员精准发现环境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将培训融入实战,目标化培养执法骨干。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瞄准“百千万”执法人才培养实施目标,树立“现场是最好的老师,实战是最有效的培训”理念,将培训课堂拓展到执法第一现场,延伸到实战最前沿。开展常态化技能比武,督促执法人员自我加压、自主学习,树立起了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浓厚练兵氛围,坚持灵活机动、穿插进行,贯穿全年、常态开展,做到“执法能力提升需要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有效提升了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