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旭:“让村民富起来,日子美起来”

(2023年12月1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文/图

  “叔,给您送点新鲜蔬菜。”一天中午,潍城区于河街道陈平家村74岁的孤寡老人刘全奎家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来的人是42岁的陈平家村党支部书记刘全旭。他进屋将菜放下后,开始帮着老人收拾屋子、打扫院子里的落叶。
  作为陈平家村的“当家人”,刘全旭一直把村里的孤寡老人记在心里。天冷了,他一家家走访,帮老人打扫卫生、剪指甲,与老人谈心,把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求写在笔记本上,然后一件一件帮忙解决。刘全旭还专门制作了“联系服务卡”,悬挂在这些老人家中,确保老人有任何需求都能第一时间联系到村里。
  暖心、务实、一心为民……行走在村里,提起刘全旭,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陈平家村位于城区边缘,村两侧紧邻省道,车来车往,安全问题成了村民的心病。村里人员情况复杂,治安问题时有发生,村里环境卫生也得不到及时清理。为了彻底改变陈平家村的面貌,刘全旭发动党员、志愿者,带领党员先锋队开展“清除杂草、美化环境”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及时清理村内大街小巷杂草杂物,同步进行道路铺设和配套绿化,对村庄实行小区化管理,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2年4月,我们到城区多个小区考察学习后,启动了陈平家村的小区化改造。在村东、村西两个大门上安装智能门禁设备,减少了安全隐患。”刘全旭告诉记者,他们还借鉴城市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模式,在村党支部组织下,“党员、志愿者、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三类群体共同开展物业服务。
  农村变小区,如何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让乡村更美?为此,刘全旭和村“两委”制定了村民管理“红黄双十条”和“村民信用积分评价办法”,对人居环境、邻里关系、公共事业建设等方面提倡和禁止的行为,分别实施增减积分管理。村民凭借积分,可兑换物业服务、技能培训、生活日用品等,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
  村容整洁,乡风更文明。在刘全旭的带领下,村里组建了50多人的文艺队,逢年过节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特别是沉寂多年的舞龙队又重新活跃起来,经常受邀到邻村表演,陈平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
  “我的责任就是让村民富起来,日子美起来。”刘全旭说。为抓好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他主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定期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和了解农作物的长势情况,与农户现场交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采取“集中授课+实地指导”的方式,向农户传授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等,对群众关心的施肥用药等问题现场解疑答惑,把农机补贴、农药知识、农业保险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户听得清、看得懂、学得会,吃上粮食安全生产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