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通讯员 徐志梅 张晓琪)今年,寿光市厚德学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推进寿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厚德力量。
加强理论学习,把牢前进“方向盘”。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调度会议,开展主题宣讲11次、专题党课4次,确保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制定党员学习计划,要求党员干部发挥榜样作用,把各项任务抓细抓实,形成顾大局、敢担当的“厚德规矩”。
绷紧主体“责任链”。学校狠抓政治建设,每周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和教书育人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紧抓思想建设,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员干部年度考核,集中专题研讨4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真抓组织建设,持续优化班子结构,紧抓“头雁领航”工程,组织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学习、集中培训。严抓纪律作风建设,利用每月“主题党日”开展党员警示教育。通过校长接访日、惠民服务卡等形式,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并将其作为学校行政办公会的第一议题及时解决。目前,已完成6期教育惠民周报,8篇典型事例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布,在家校社合育上实现了攻坚突破。
推动党建融合,筑牢一体“压舱石”。学校聚焦主责主业抓落实,聚焦“四个融入”创新厚德路径,坚持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并驾齐驱,大力实施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红工程”,党建工作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同时,与党员教师签订党员廉洁自律公开承诺书,守好政治、规矩、廉洁、安全等一排底线,形成知敬畏、守底线的“厚德意识”。筑牢战斗堡垒抓成效,组织全体党员走出校园,把党课开在“学校门口”,让课堂式教育变开放式教育;组织“家长开放日”“村党支部书记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开门纳谏,征求意见建议;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收集群众意见、回应群众诉求。聚焦教学质量抓提升。坚持“培训是最好的福利”,依托厚德青年书院,先后邀请教育名家、课改专家14人到校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素质能力;首倡厚德“求是”课堂,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推行“校长听评课制度”,开展“人人一堂公开课”,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实施教师三级带动培养战略,结合“青蓝工程”,实现教学相长。立足行为习惯促成长。以思政育人课程为依托,开展以“思政润心、铸魂育人”为主题的同城大课堂、主题班会及升旗活动,发挥党建课程育人的功能;通过开展无声餐厅、课间捕手、餐桌有约等活动,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把高品质社团建设作为高质量育人的重要载体,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开设初中部17个、小学部20个精品社团,全年开展系列化、主题化的艺术活动。
筑牢学校党建主体地位。学校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别是在课程建设、名师培养、学生德育、师德师风等方面推行一体化工作模式,实现思政课程与党建课程、名师培养与红烛先锋、德育工作与红心向党、师德师风与党风廉政“四个一体化”建设。
压实党建责任传导路径。学校建立健全党建责任和干部考核问责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将中层竞争上岗与人员双向竞聘同步推进,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深化党建品牌提升工程。学校结合办学实际,打造“求是匠心·厚德固本”党建品牌。“求是匠心”,即聚焦打造有温度、有故事、有质量的厚德校园目标,以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厚德固本”,即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始终走在前、冲在前、干在前,把寿光市厚德学校建设成一座受人尊敬的学校。
完善党员干部激励机制。学校通过征求意见,融合教师发展评价方案,全体党员聚力探讨,从师德师风、教学质量、社会评价、师徒结对等方面形成正向评价机制,让每位党员都能看得见标杆、寻得到途径、找得到方向。
今后,寿光市厚德学校将继续扛牢主体责任,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推动厚德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