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
通讯员 孙颖 张国强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潍坊经济区文华未来学校牢记初心使命,立足高起点、高规格和高品质,积极践行“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办学理念,从文化、教师、课程、课堂多方发力,务实高效推进“星耀教育”,引领师生成长,实现了教育教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塑造特色文化品牌
在“双减”背景下,潍坊经济区文华未来学校深挖“星耀教育”思想内涵,弘扬“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不断擦亮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学校依据“办一所人人出彩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引申出“星耀未来”校园文化,并以此为导向,围绕“书香校园”创建,从红色校园、运动校园、科技校园、人文校园、艺术校园、和谐校园等多个方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通过各种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积淀文化底蕴,拓展教育空间,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锻造优质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是潍坊经济区文华未来学校实践“星耀教育”思想的本质要求。学校坚持以“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人生导师”为目标,多渠道、多途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为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成立教师成长学院“思达学院”,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强化专家引领,开展高起点主题培训活动;提倡同伴互助,加强教研,优化集体备课模式,用集体智慧突破课堂教学瓶颈;实施“青蓝工程”,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展课题研究,夯实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提升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搭建展示平台,以赛促教展风采,培育创新拔尖人才。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整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构建了涵盖德行修为、文化传承、科技探究、身心健康、审美表现、社会实践六大领域的“星耀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品性,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充足的精神营养。“星耀课程”强调认知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系统性课程与专题性课程、学科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相结合,实现了课程学习的情境化、可视化。此外,学校开展系列入学衔接课程,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礼仪、安全卫生、纪律规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品质;开展序列化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持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团支部、学生会、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推进“五育”融合,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开设多门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及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优化学科育人路径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校践行“养成阅读习惯,积累丰厚知识,提高读写能力”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三段四环”深度教学模式。“三段”指个人问题生成阶段、小组问题生成阶段、全班问题生成阶段,“四环”指提出问题、聚焦核心问题、小组自主探究、分享交流提升四个环节。该教学模式强调以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度自主思考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为本。此外,学校组织各学科组探索开展活动,着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提升家校社共育能力
学校整合多维度德育元素,构建以“星耀教育”为核心的德育体系,为学生搭建全面、立体的成长与发展平台,形成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良性互动。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内一草一木、一室一境的育人价值,力求育人过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开启协作育人模式,教师团结协作,提升全员育人水平;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模式,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德育工作注入活力。学校整合家校社教育资源,将说理教育、环境陶冶、实践锻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把德育课程化、主体化、系列化,让学生在多元立交、多维复合、多向实践中健康快乐成长。
漫漫征途,任重道远。潍坊经济区文华未来学校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不断推动教育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