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一刀一石论古今,方寸之间见真章。一座万印楼,鉴证了金石文化的薪火相传,是中华金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潍坊,有这么一位坚守信念的人:十年间,他起早贪黑、步履不停,去全国各地求玺印、访名家,没有报酬、不计得失,只为完成“在潍坊再造一座当代‘万印楼’”的愿望。如果说陈介祺让中华金石文化更加璀璨,那么他就是振兴潍坊金石文化的身体力行者。他就是陈介祺研究会党支部书记陈新。近日,陈新被评为“感动潍坊”人物。
谈起我国金石文化,绕不开陈介祺,而潍坊作为“金石之都”的十年砥砺之路,同样绕不开陈新。1976年,19岁的陈新从江苏老家参军入伍来到潍坊,因为工作需要,在部队期间他喜欢上了书法,并了解到潍坊的陈介祺和万印楼。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新见到了陈介祺的篆刻作品,并为之震撼,便开始学习与陈介祺有关的知识,从此与潍坊金石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介祺被学术界推为19世纪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学宗师,万印楼曾收藏了秦汉古玺印7000余方,但是令人扼腕的是,遗留至今的陈介祺故居仅存万印楼和十钟山房两座建筑,室内已无一方古印和一件收藏品。“恰逢盛世,把陈介祺金石艺术发扬光大是我们这辈人的使命和担当。”陈新说。2012年年底,陈新在潍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决定成立陈介祺研究会,自此开启了传播金石文化的历程。
2013年4月,陈介祺研究会成立,陈新提出了“小协会要有大作为”的理念,开始征集海内外名家作品。同年,我市也提出“十年再造一座‘万印楼’,重塑万印楼在印学界的地位,重振潍县金石重镇雄风”的目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凭着对陈介祺的敬仰和对金石文化事业的执着追求,陈新带领研究会的学者们和书法篆刻界的爱好者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没有报酬、不计得失,有时候因为生病引发不适,他也从未停下脚步。为了拜访名家,他经常早上坐最早的高铁去北京,白天办完事,晚上再坐最晚的火车回到潍坊,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住宿的费用,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心怀工匠情怀,传承金石文化。十年间,陈新带领陈介祺研究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用金石文化的力量推动潍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如今的潍坊已是“金石之都”,连续举办了4届陈介祺艺术节和6届陈介祺金石文化周。潍坊也已成为国际金石文化聚集高地和交流中心。2023年10月22日,当代“万印楼”正式揭幕。这也标志着我市提出的十年再造一座当代“万印楼”的目标如期实现,潍坊“金石之都”的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我在潍坊生活了40多年,是潍坊养育和成就了我,我虽然不是潍坊人,但潍坊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觉得我有这份责任和使命,来挖掘和弘扬陈介祺金石文化。”陈新说,在金石界有一种说法:“世界金石看中国,中国金石看潍坊”,这是对潍坊金石文化的认可。我们的目标是将潍坊打造成国内外金石篆刻家和广大金石爱好者的心驰神往之地,用金石文化的力量推动更好潍坊建设,将更好潍坊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