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转”出特色发展路

(2024年01月0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高文东

  “家人们,真材实料的水饺,要是感觉不好吃,可以联系客服直接退款。”近日,记者走进峡山区盛棠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直播间,太保庄街道后甘棠村54岁的村支部书记王凯长正娴熟地向直播间里的“粉丝们”介绍着合作社的主打产品——“年主角”水饺。
  “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是提高农业产值、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峡山区农业农村和水资源局驻后甘棠村第一书记韩瑞兰说,“峡山区在蔬菜生产方面有着深厚的地域优势,而后甘棠村流转土地200多亩用于蔬菜种植,每年可以产出大量的优质蔬菜,开展深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后甘棠村是峡山区整体拆迁村,有户籍人口2468人、耕地160公顷。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群众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群众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土地闲置的情况有所增加,流转的需求越来越高。为盘活耕地资源,提高群众和集体收入,峡山区创新推出了大田托管的模式,受该模式启发,后甘棠村成立了盛棠农业专业合作社,对村内耕地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流转,建成了盛峡韭业绿色种植园区,流转土地13公顷用于韭菜种植。
  秉承生态理念,盛棠农业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绿色种植,采用纯生物制剂抑菌治虫和人工除草,人工需求较多,常年在此务工的人员有30余人。2023年12月初,该合作社种植的韭菜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2023年3月,盛棠农业专业合作社结合后甘棠村村庄特色和资源禀赋,建立水饺生产线,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并注册了“年主角”水饺商标。
  该品牌水饺的大部分原材料由盛棠农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直供,因品质好、口感好,总能让人回忆起家里的味道。在峡山环湖乡野马拉松、捕鱼节、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上,“年主角”水饺摊位前总是被试吃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目前,盛棠农业专业合作社水饺生产线具备日产10吨至20吨的生产能力,为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开辟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