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4年05月1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数字化是基层治理的关键变量。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基层治理的“智慧”支撑,将数字技术融入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使党的领导通达基层“神经末梢”、全面落实到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以高效能治理护航更好潍坊建设。
  夯实阵地强支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为此,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细化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任务、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市、县、镇、社区四级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形成全覆盖联动指挥体系,推动党建统领、社区自治、居民服务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数字化建设,依托数字化平台和线下服务机构,建设党建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城市公共服务,实现群众诉求与基层智慧治理数据的融合,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治理既有“精度”,又有“温度”,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系统思维筑平台。系统思维强调的是大局观和协调意识,基层社会治理最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方式和“围追堵截”的因应式模式。进入新时代,要依托数字技术使城市“网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必须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统筹基层信息规划、数据共享、通用技术等基础能力建设,实现各行业各领域数字系统的高效化和集约化建设与管理。要建立健全“指挥中心+部门进驻”协调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共享,打造全链条、全时空、全方位的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建成集数字化查询、数字化服务、数字化办理于一体的基层治理智能管理系统,不断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碎片化”治理向“系统化”治理的转变。
  信息安全保规范。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对数字化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构建更加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基层数字化治理的规范化水平。通过修订、整改不符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加快完善与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从而打造有利于数字化转型和促进数字化健康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科技支撑和风险管理,并厘清不同部门的责任与权限,避免因信息利用不规范、权责不明晰发生数据安全问题;建立基层智慧治理考核监督体系,实行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绩效考核和追责制度,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谨防数字“赋能”变数字“负能”,切实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中共诸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