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更好潍坊建设

携新育桃李 接力灼芳华

——寿光市建桥学校党支部实施“青蓝工程”助力教师成长

(2024年05月1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蓝工程”启动仪式现场。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隋炜凤
通讯员 张守仁 刘维 文/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青蓝结对,薪火相传,不仅是青年教师的一份义务,更是骨干教师的一项使命。”在寿光市建桥学校近期举行的“青蓝工程”启动仪式上,寿光市建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马英义表示,学校通过“青蓝工程”,让骨干教师勇担使命,青年教师自觉向学,结对双方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寿光市委教育工委领导下,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 立德树人”主线,瞄准“红色堡垒”“红烛先锋”两个靶向,每年定期举行“青蓝工程”启动仪式,有效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特别是年轻班主任教育和教学水平,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全面提升学校教师队伍育人水平。
  寿光市建桥学校2023年共有32名新入职教师。学校在“青蓝工程”启动仪式上,现场宣读师徒结对名单,要求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加大青年教师岗位成才的力度,在师徒合作中携手前进,共同成长。据悉,每年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为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加快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有利于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教育竞争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薪火永相传,最美是“青蓝”。寿光市建桥学校党支部青蓝工程有“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技能及班主任工作技能;带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徒弟要做到“三学”:学思想,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本领,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功及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学为人,诚实正直为善求真。
  一份协议,代表着一份责任,明确责任和要求,才有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学校骨干教师在师德师风、专业成长、班级管理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用心引领,青年教师虚心学习,多听、多看、多问,从而实现师徒共成长。参与寿光市建桥学校党支部“青蓝工程”的骨干教师王欣美表示,在师徒结对中将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无私地传授教学经验。教书的艺术博大精深,是一名教师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师徒结对并不仅仅是对青年老师的“传帮带”,也是结对双方互帮互助的桥梁,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师徒双方互相切磋研究,共同进步。
  在寿光市建桥学校党支部“青蓝工程”中,青年教师有了自己专属的师傅,在师傅的帮助下,他们会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更稳健。通过青蓝结对、骨干教师结对、班主任结对、后备人才结对,充分发挥名师在专业引领、家校沟通、带头示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教师队伍焕发出青春活力和强劲动力。
  青年教师王玉婷表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勤恳钻研、虚心请教、不忘初心、心怀感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出色,在寿光市建桥学校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让教育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青蓝结对是一种传承、一种促进,更是一种纽带。教师的教育生命需要通过“传帮带”延续,青年教师接过师傅手中的接力棒,方能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中国人尊师重道是久远的传统。据悉,“青蓝工程”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举措。“青蓝工程”将努力做好、做实,不流于形式。青年教师虚心请教,多学、善问、好思,谦虚谨慎,好学上进,尽可能地吸取众家之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师傅用心付出,对徒弟指导到位,师徒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师强则学校强,在寿光市建桥学校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的新征程中,青年教师们敢于担当,纷纷挑起大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着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