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 争做时代新人

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学子展风采

(2024年05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的学生在潍坊职教活动周现场进行非遗创作。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摄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5月17日至19日,2024年潍坊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暨潍坊市首届职教好品展在潍坊富华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由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的听障学生带来的非遗技艺展示,成为现场最亮眼的活动之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同时展示了红木嵌银、刻瓷、烙画、掐丝沙画、布艺、面塑、剪纸等多种非遗技艺。展示红木嵌银技艺的学生,正在进行“嵌银”环节,学生将银丝嵌入到红木上已经刻好的图案中,用小锤不停地敲击,将银丝砸实,整个操作过程非常细致;刻瓷的学生一手拿着小铁锤,一手拿着刻刀,不停地用铁锤击打刻刀,慢慢在光滑的瓷盘上刻出图案;进行烙画的学生,手里拿着电烙笔,正在认真进行创作……活动现场非常热闹,但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心进行创作。
  很多参展市民在这里驻足认真观看,并忍不住对学生们竖起大拇指。
  市民胡先生说,看着这些学生娴熟地进行非遗创作,内心不由得涌起一阵感动。这些孩子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非遗创作的过程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能看出这些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非遗创作,在他们的脸上,透出乐观和坚韧的力量,让人备感振奋。
  潍坊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着非常丰富的非遗资源。据了解,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从2006年开始引入非遗手工课程。2013年起,又探索将工艺美术专业下的非遗课程融入教育教学,给这些听障学生增添了不一样的生活色彩。
  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职业教育部主任郝海超表示,学习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既可以让听障学生掌握一门本领,还给他们的内心带来了显著改变。此次前来参加潍坊职教活动周,对这群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持续在现场进行非遗创作,对这些学生来说是比较大的考验,但每一个人都很珍惜这次机会,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我们也希望借参加此次活动的机会,让社会各界看到我们的学子坚韧不拔、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郝海超说。
  据了解,由于非遗办学成果突出,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被潍坊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并荣获“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职业教育基地”“山东省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2021年11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近几年,山东省潍坊聋哑学校先后迎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个国际团队的考察参观,其非遗职业教育模式在全国多所特殊教育学校推广,在全国范围内打出潍坊特殊教育品牌,这里已成为传承潍坊非遗文化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