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5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有关情况。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关爱服务更专业、精准,更有温情、温度。
提高站位,兜牢纵横交融“保障网”。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基本生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与教育、司法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及时跟进保障服务措施,兜牢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网。建成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处,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2处,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20个,积极打造5042处村(居)儿童服务场所,实现工作阵地全覆盖。2019年起,连续6年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目前我市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重点困境儿童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508元、2006元、1498元,位居全省前列。
整合资源,编织立体多维“服务网”。对全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摸底排查,全面评估风险等级。通过“历年建档数据+线上回访评估+实地综合探查”的方式,形成一人一档的“红黄蓝绿”四色儿童信息台账,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每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生成专属二维码,工作人员扫描二维码,智慧平台即可实时记录关爱帮扶时间、开展帮扶事项、儿童需求等信息。截至4月底,共为4333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建立电子档案并发放二维码。开展“心之所向·虽远必至”助力中高考活动,筛选出20名处于初三、高三的困境儿童,与已步入大学生活的同质群体结对,通过“风筝哥哥姐姐”形式进行书信沟通,帮助纾解中高考压力,链接爱心企业为每名高三学子准备500元营养款。利用“社工+”,联动志愿者、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解决儿童根本需求,支持服务更系统、更专业、更全面。
凝心聚力,搭建融合创新“协作网”。与检察机关联合推广高密市“检察+民政”全国未成年人保护深度合作试点先进经验,探索政府保护与司法保护协同合作新路。联合市教育局承办全省困境儿童公益研学实践蒲公英行动,来自16个地市的296名困境儿童参与活动。对接人社部门,省内率先开展孤困儿童成年就业帮扶试点工作,选取寿光等3个县市区为试点单位。切实发挥慈善资金作用,联合潍坊市慈善总会印发《潍坊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实施方案》,比照每人每学年1万元的孤儿助学标准,全面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共发放助学金339.33万元,惠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64人;将4046名孤困儿童纳入“护佑健康”大病保险项目;市、县两级投入资金200余万元购买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春送希望、夏防溺水、金秋助学、寒冬送暖等关爱服务活动,受益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5000余名。连续三年开展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活动,全市联动开展关爱服务活动100余场。以市级“潍·护你”品牌为示范,引领各县市区积极创新,推出青州市“关爱未来·益路有我”、安丘市“17365”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