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是全市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一直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走在前列。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浪潮,面对新赛道新需求的冲击,这个老牌制造产业基地如何延续优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锻长板、补短板,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之路上奋力前行成为潍城区的发展选择。
潍城区将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加快迭代工业体系更健全、产业结构更优的现代产业体系,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不断培育起新的竞争力。1至4月,潍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51.8亿元,同比增长10.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3%,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二。
孟夏时节,行走潍城,一家家工业企业犹如一匹匹奔腾的骏马驰骋竞逐,不断求新求变求突破,在一间间工厂车间,在火热的创新前沿,处处涌动着生机活力。
企业身怀“独门绝技”,科创带来广阔新空间
横移、升降、回转、纵移……不需要多余操作,按下取车键,不到2分钟时间,一部家用轿车就能从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35层立体车库开出。潍城区的这家企业专注于智能立体仓库研发,致力于提供一体化智能泊车整体解决方案,成立之初就树立起“上天入地,见缝插针,用技术创造停车新空间”的产品研发理念,如今已经成长为行业翘楚。
搬运、装卸、堆放……山东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叉式智能机器人能自主寻找最优路线,灵活穿梭于货物之中,无论是横走避障,还是窄巷直行,均能健步如飞。去年4月,首期全向无人堆高AGV叉车项目落户,当年山东快仓产值超过2000万元。
叉式智能机器人顶部安装的激光导航雷达出自“邻居”——山东富锐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一路之隔。山东富锐光学是一家专注智能感知领域的激光雷达公司,仅20余名员工,就能创造出3000余万元产值“奇迹”,“小块头”释放出大能量。
如今,潍城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小而精”“小而强”的企业。这些公司看似“小”,但绝不简单,它们抓住了发展的关键所在,拥有独立、强大的研发能力,对细分领域深耕、专注,这些成为了其最大的竞争优势。
“公司秉承技术进步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创新原则,一直走在研发创新的道路上,每月都能新增2至3项发明专利,目前已拥有专利307项。”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文波告诉记者。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科技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而专精特新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认识到这一点的潍城区,坚持全力培优做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点,每年遴选一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后备力量,优先加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重点培育,围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机构等协同开展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潍城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57家增长至2023年的166家,增幅191%;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的43家增长至2023年的109家,增幅153.5%,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浪潮正奔涌向前。
从“产品输出”到“解决方案输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加速跑
从传统的“人盯人”到人工智能24小时无死角盯防,山东金钻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基于中国移动5G搭建的智能化示范工厂,以“数据+算力+算法”为支撑,不仅能实时监控、智能识别煤矿设备运行状况,还能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预警,并提醒工作人员处置,让矿山安全生产更加智能可控。
创新应用智能化技术以“数据+算力+算法”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生产,能催生出新模式、新业态。当前,山东金钻已从输出管件接头、管道,变身为输出解决方案,通过为客户定制化服务,并在生产全过程中把控质量,向高处对标,成长为先进的管路系统供应商。
在潍城区快仓智能机器人生产车间,偌大厂房里,不需要一个员工,一台台数字化的智能叉车机器人以精准迅速的操作,就可完成货物的分拣、整理、搬运等,“四面墙内智能驾驶——让人类不再搬运”的愿景正在一次次的“数转智改”中逐步实现。
在潍城区,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数智化转型,通过发挥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和融合创新的引擎作用,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打造数智化企业,精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企业有所需,政府有作为。今年以来,潍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将“数转智改”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通过举办“‘数转智改’典型案例路演推介会”和“‘数转智改’需求企业与服务商供需对接会”,针对企业数字化需求和问题,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和解决方案;区委、区政府组织9家企业赴海尔卡奥斯考察学习数字赋能工业发展,力促本土企业家转变观念、抢抓机遇,以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增动力、聚合力、添活力,加快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有为政府激活有效市场,企业数智转型之路加快推进,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朝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值均实现了翻番增长;引进孵化的富锐光学、鲁欧智造等芯片领域相关企业,在突破关键技术基础上,实现了几何级数增长。
向“绿”、向“数”、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闯出一片新天地
走进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新型重防腐海洋工程材料技术改造项目车间,“锌铝镁带钢”正经过完整的全自动生产线加工,变成新能源光伏支架。
“该项目颠覆了‘传统的成型后再除锈’固有模式,是对钢加工行业的一次‘绿色革命’,特别是锌铝镁合金防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海洋防腐的难题,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光伏支架、装配式建筑、电气设备、工程钢构件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经济、社会效益。”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向东说。
绿色成为东方钢管转型的关键。跳出单一项目,潍城区正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向“新”而行、逐“绿”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让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日前,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亿佰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耶莉娅服装集团有限公司3家企业成功入选2024年“市级绿色制造”名单。
聚焦传统,坚持高端化优结构、智能化抓数改、绿色化转方式、集群化强链条;聚焦新兴,集中突破基础条件好、市场前景大的产业,加快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新引擎。潍城区正在积极筹建潍坊市数字经济产业园暨潍坊工业数转智改促进中心,首批50家数字服务企业正陆续进驻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潍城区乃至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支持。
潍城缘何“新”风劲吹?企业家主动求变的雄心和魄力占据很大比重。“我们要发展就不能只跟随,要跳出来,引领产业发展,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山东金钻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霞说。基于这种魄力,如今山东金钻成为潍城区首家5G智慧工厂示范基地,率先吃到了“螃蟹”。
敢拼敢抢气象新。山东金钻、大洋泊车、东方钢管等企业,主攻赛道天差地别,转型方向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共用同一个发展逻辑——主动求变,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独门绝技”的创新突破,到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再到日渐清晰的产业定位,一个加速迭代的“新潍城”正跃然眼前。迎着时代风口,向“绿”、向“数”、向高端,闯出一片新天地。
(潍坊日报社调研采访组成员 高文 尹莉莉 薛静 石莹 方文婷 摄影 巩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