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北海周末·风物

邴原

(2024年07月1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邴原:邴原(生卒年不详),字根矩,三国朱虚(今山东潍坊临朐县、安丘市、昌乐县等交界处)人,东汉末年名士、大臣。
  邴原11岁丧父,家贫无济,受教于邻家私学先生,一冬之间,通诵《孝经》《论语》,初学有成。成年后,邴原金玉其行,以操尚知名,不应州府征辟,潜心求学。后前去拜谒安丘名流孙崧,欲远游学。邴原认为求师启学,各有所宗,先后师陈留韩子助,宗颖川陈仲弓,交汝南范孟博,亲涿郡卢子幹。
  邴原游学八九年间,戒酒负笈,苦身持力,终于学业大成而归。黄巾军起义爆发后,邴原携家人避居海中郁洲山。孔融为北海相时,举以有道,但邴原看到天下已乱,遂同管宁一起远遁辽东,倾心结交游学之士,聚徒教授。十多年后,邴原返归故里。“原于是讲述礼、乐,吟咏诗、书,门徒数百,服道数十。时郑玄博学洽闻,注解典籍,故儒雅之士集焉。原亦自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是时海内清议云,青州有‘邴、郑之学’。”《三国志》评邴原“恭履清蹈,进退以道。”邴原性格刚直,独守典训,非公事不妄举动,卒于曹操征伐东吴途中,归葬故里,墓在今安丘市红沙沟镇李家赤埠一带。
  (资料来源《潍坊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