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北海周末·风物

一部弘扬正能量的力作

——读《大盐都》有感

(2024年07月1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维东
  收到张葆海先生的新作样书《大盐都》非常高兴,便废寝忘食地拜读起来。
  长篇小说《大盐都》以昌北海盐为载体,通过描写“齐国盐都”昌邑北部沿海3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命运沉浮,反映了这片土地上民众的苦难与奋起以及盐商之间,盐商与民众之间,民众与官府之间,民众、盐商、官府与土匪之间,与日本侵略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与争斗。掩卷沉思,越想越觉作品构思精妙,故事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令人爱不释手、摘不下眼,堪称佳作。细细品读,我认为该作品有四大优点。
  选题不俗,题材新颖。写经商的小说和电视剧很多,但写“盐”的不是很多。写抗日的小说和电视剧铺天盖地,但以“盐斗”为线索展开的故事却未曾见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故事将正面斗争与隐蔽斗争,特别是与日谍的斗争有机融合在一起,吸引读者去深思。
  背景广阔,真实耐看。故事置于社会大背景下,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真实名人、地名与事件,如祭拜盐祖、港口下营、革命堡垒村马渠等,富有真实感。似乎也让我隐约看到了那一时期昌潍大地上的商界竞争、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和社会万象,这无疑是昌潍胶东一带社会的一个缩影,颇感真实与亲切。
  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故事以张家、赵家围绕经营盐业的明争暗斗为主线,同时嵌入了官商、民商、官民等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并以赵家三兄弟的日谍深藏及表现,展现了中日间的民族矛盾及斗争,从而使小说主题得以深化和提高,达到爱国为民的新境界,这尤其值得称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物典型,个性鲜明。主人公张德邦是昌邑人的典型代表。他富有浓厚的传统思想,具有勤劳诚信、正直公道、乐善好施、不畏强权的优秀品格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当他在亲历人心不古、社会不公,并遭受各种打击下,受到革命子女的影响,逐渐懂得和接受了革命道理,支持和参与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抗日斗争,亲手杀死日谍宿敌,为遭受其欺压和杀害的乡亲们报仇雪恨。另一个反面人物赵金龙塑造得也很成功。通过步步深入的矛盾发展和你死我活的争斗,将一个隐藏很深披着盐商外衣、干着罪恶勾当的日本间谍的奸诈嘴脸鲜活地表现出来。
  张葆海先生的《大绸商》和《大盐都》相继出版,都是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书名,犹如“国际风筝都”潍坊辽阔的天空中飞舞的鸢鹰之双翼,越飞越高,越飞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