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瑗
提起华特磁电,在临朐县可谓是家喻户晓。经过30多年的拼搏努力,它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型民营企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磁电设备制造基地和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实力、销售收入在全国同行业位居第一。华特磁电能创造奇迹,得益于公司董事长王兆连和他的团队在创新路上的执着探索。
王兆连,正高级工程师,山东省政协常委,国家级重点人才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大学研究生联合导师,山东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兼职教授,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国家磁电与低温超导磁体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他在推动科研创新发展道路上,牵头成立山东省临朐科创“磁”力·界别同心汇,创建市党外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实践基地、无党派人士王兆连工作室,带动本土300多家磁电和上下游相关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眼界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王兆连的身上具备一名成功创业者的优秀品质:他目标高远,沉着冷静,困难面前不气馁,机遇面前不犹豫,转折面前善抉择……在他的带领下,华特磁电走过了初创时的艰辛、转型期的阵痛、低谷中的坚守,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转型升级,实现凤凰涅槃。
三十载“蝶变”铸就强劲“磁力”
1993年8月,22岁的王兆连与两位伙伴筹借资金1万元,创办了临朐华光电磁设备厂。第一台除铁器的“诞生”,王兆连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们加班加点,昼夜攻关,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研发这台机器上。”本以为有了产品,就会打开局面,但接下来跑市场的结果却让他始料未及:三个月的时间,一台机器也没有销出去,到年底亏损了近万元。
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王兆连毫不气馁。第二年,他既当技术员,又当推销员,又是3个月过去了,他终于拿到了第一笔订单,销售了1台除铁器。之后,他一次次跑市场、抓信息、找业务、谋出路,又销售了4台除铁器,合同额6万多元。1995年实现订单10万多元,1998年订单接近100万元,企业员工也发展到10余人。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万元,上交税金40万元。从此,企业进入稳步前进的轨道。
历经31年的发展,现在公司总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员工800余人,总资产8亿多元,年产值8亿多元,利税过亿元,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磁选设备”被评为第六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客户超过3万家。
以“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则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这是王兆连时常跟员工强调的。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王兆连带领企业把科技平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2004年开始,先后组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省院士工作站、省磁力应用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省磁电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
王兆连十分注重校企合作。2002年9月,他带队参加了山东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院校召开的产学研对接大会。他紧紧抓住大好机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共建实验室、实践基地及技术研发中心,逐步成为集科研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服务于一体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磁力应用装备制造基地,先后攻克完成了油水复合冷却技术等10多项技术,有41项产品通过省部级鉴定。其中,低温超导除铁器、特大型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等15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华特还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山东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进行合作,继自主研发成功1.5T/850型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之后,又成功研制全球首台3.0T/850型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此外,公司大力布局专科化磁共振新赛道,先后自主研发推出3.0T肢体、3.0T颅脑、1.5T新生儿、3.0T儿童等全系列磁共振整机系统。
技术创新赋能“出海”新征程
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走国际化路子。王兆连带领公司科研团队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开拓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公司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建立中德磁电与智能选矿中心平台,联合共建选矿实验室、“工业4.0中德磁电与智能选矿技术研发中心”,将国际最先进的智能传感分选技术应用到智能选矿上;引进澳洲昆士兰大学团队,合作超导磁共振磁体核心技术研发;在澳大利亚珀斯市成立子公司——华特磁电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在南非与AMG集团联合建立合资公司,成立AMG-华特选矿技术有限公司等等。
2022年,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特大型5米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全球首台大型2米智能电磁浆料高梯度磁选机先后成功下线。2023年8月5日,全球首台、全球最大LHGC-6000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和HTDZ-2500型电磁浆料高梯度磁选机打破两项世界纪录。目前,公司的磁电装备产销量、市场占有率等核心指标,已位居全球第二。
回首31年发展历程,王兆连说:“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磁力应用系统服务商的道路上,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重点、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加快人才引进和再创新,助力磁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