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
人们于无数个寻常的日子,走过潍坊一条条老街,路过了许多路牌、集市、商铺、游人,也路过了很多人的人生。
老街对于城市,不仅仅是交通道路。居民在老街中繁衍生息,市井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年年岁岁,积累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在老街中,人们回溯过往,立足当下,眺望未来。站在某个十字路上,试着触摸千年前先辈留下的印记,时光在这一刻停滞。关于历史,从此我们有了具象的感知。
胡家牌坊街大概是潍坊最有名的老街。沿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人们来到十笏园,探寻清初潍县大富人家的起落故事,从最初的房主胡邦佐,再到后来的丁善宝,砖瓦无言,却在无意间见证了一个个家族荣辱兴衰。历经400多年风雨,胡家牌坊街得到了妥善修葺,最大程度保留着历史风貌。街上林立着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周末还有“淘宝大集”,闲来无事,到胡家牌坊街上走走,逛逛古玩摊,不失为一件乐事。
从胡家牌坊街出来,往西走百余米,就到了城隍庙街。清乾隆年间,潍县知县郑板桥重修城隍庙,并写有《重修城隍庙碑记》,同时在庙对面增建了一座戏楼。从此,这一带成了商业最繁华的地方。如今,戏楼已成历史,独留城隍庙孑孓而立。看完这条窄街的雕梁画栋,就去旁边的北门大街走上一走。潍坊小吃代表城隍庙肉火烧,就起源于此。
郭宅街与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离得不远。这条街的名字也来自定居于此的郭氏大族。《潍县志》有记“郭宅街‘甲第连云’”,可见其房屋之多,其势之雄。这条街在600多年的时间里,既住过朝廷的一品大员、封疆大吏、进士、翰林,也有名医、商贾、画坛巨匠,堪称潍坊城市文化的浓缩之地。走在郭宅街上,两旁大多是潍坊特色小吃,古建筑留存不多,但历史以另一种通俗的方式传承了下来,关于“人”的精神内核其实并没有变化。
除了这几条久负盛名的老街,潍坊城区还有诸如增福堂街、芙蓉街、布政司街、棋盘街以及曹家巷、海道司巷、郭家巷、染坊巷子等保存较好的街巷。每一条,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老街并没有被当做景区,依然是传统居住区,街道两侧的楼房内,住着无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市民。粗壮的白杨、槐树、梧桐等行道树,茂盛程度一如从前。微风拂过,树叶哗哗作响,阳光从细碎的枝叶中间洒下来,散落了一地的摇曳光影。
这就是最好的事情。人们在老街生活、成长,从老街走出来,又在某一刻回到老街。流逝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与老街共同拥有的记忆,以及那份因老街而沉淀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