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哲
通讯员 郭文波 张玉娟
因为值得托付,人们叫他“朱哥”;因为倾心公益,人们叫他“朱公益”;因为擅于调解、秉执公道与正义,人们就把他的名字——朱天平里的“天平”二字,当作了对他性情的定义。朱天平,潍坊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寿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支部书记,“中国好人”、山东省“最美志愿者”、潍坊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寿光市道德模范获得者。
熟悉他的人评价说,这是一位能带给身边人温暖与力量的人,这也是一位把社会公益与代表履职融合并激情诠释的人,在他的“履职薄”里,有一串串看似“鸡毛蒜皮”却生动感人的故事。
善事乐为,他是热心助人的“朱哥”
2009年,朱天平做电动车销售代理期间,同品牌代理商于某打电话向他哭诉:“妻子患上癌症,欠总部10万多元的货款无法偿还。”朱天平查明实情后,没有任何犹豫替他偿还了10万多元货款,还多次陪他们夫妇到济南、北京找专家治疗。从此,“朱哥”成为朱天平在朋友圈热心助人的代名词。
“凡人善举,就是从小事着手,能帮一个是一个。”这是他经常说的话,也是他做人、行事的标尺。
文家街道居民朱大姐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她既要赡养家中老人,又要养育两个女儿,家庭生活遇到困难。今年8月,两个女儿双双以优异成绩被大学录取,因凑不齐学费,朱大姐一筹莫展。了解这一情况后,朱天平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主动送来了孩子的学费和学习生活用品,助力两个孩子圆了“大学梦”。朱大姐说:“这么多年,朱代表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我和孩子,千言万语说不完对朱代表的感谢。”
从乡下帮到城里,从农民帮到市民,朱天平的善举路越走越远。身边朋友说,“朱天平这个人,太爱操心了。”朱天平总是呵呵一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重任在肩,必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人民满意”。多年来,他已出资70多万元帮扶、资助了200多名困难学生和家庭。
坚守公义,他是群众身边的“朱天平”
2022年初,朱天平当选为潍坊市人大代表。在寿光市人大的支持帮助下,朱天平先后在法、检“两院”分别成立了“天平议事”代表调解室,邀请法律、金融等领域16名代表轮流开展调解工作,助力化解矛盾纠纷。
2022年,圣城街道两位村民大棚相邻而建,因影响采光造成了大棚减产,原告诉至法院。随着双方矛盾日益加深,法院将此案交给朱天平调解。此后,朱天平耐心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双方终于握手言和。考虑到此类案件的普遍意义,朱天平向寿光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关于规范建设蔬菜大棚的建议”,通过制定和推广蔬菜大棚的建设标准,从源头上减少此类纷争。
“作为人大代表,朱天平处理矛盾纠纷有温情、有力度、办法多,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许。”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杨勇说。截至目前,朱天平已参与案件调解73起,成功调解31起,涉及金额1400多万元,受益200余人。此外,朱天平还推出“联络站+警民室”“联络站+婚调室”等工作模式,把“朱天平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了移动的履职点,每个月固定时间在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地接待群众、调解矛盾纠纷,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微光成炬,他是满腔热情的“朱公益”
2014年7月,朱天平成立了寿光首家个人帮扶基金——寿光市慈善总会天平帮扶基金。2017年8月,朱天平整合30多家社会组织、90多支志愿者队伍、17.6万余人,成立了寿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
为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发挥人大代表在志愿服务中的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8月,寿光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人大代表志愿服务总队及15个镇街服务分队,邀请朱天平担任总队队长,统筹抓好志愿服务队的各项活动。
他积极落实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服务大局、争作表率”代表主题活动要求,忠诚履职、干事创业,牵头制定了志愿服务队各项工作制度,提出了“人大代表 益心为民志愿行”活动主题,定期到各镇街分队进行联系指导,依托代表联络站谋划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代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贴近民生、收集民意的过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朱天平先后提出“进一步推进村(社区)老年食堂建设”“简化社区矫正人员外出批准程序”“全面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等多条建议,志愿服务队的代表们也先后提出支持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等建议70余条,经人大常委会转交政府办理。
一次次为民服务、一桩桩凡人善举,串起了一个个动人故事……朱天平用微光点亮希望,以志愿传递温暖。朱天平说:“履职之路才刚刚开始,今后我将结合自身职责,密切联系群众,以实际行动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努力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