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埠屯猜想

——青州博物馆西周“鱼伯己”铜觚

(2024年11月0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州博物馆的西周“鱼伯己”铜觚。(资料图片)
  ◎崔斌
  在青州城区东北16公里,距弥河1.5公里的地方,是东夏镇苏埠屯村。村东有一片土岭,比地面高5米,相传苏秦埋葬于此,故名苏秦岭。
  上世纪30年代,一位叫陈秀芝的农民,在自家田地发现了8件青铜器,上面有铭文。有人想要收购,陈秀芝要价太高,县长知道后,出资300大洋买下了这8件铜器,并放到了益都县民众教育馆展览。1965年,山东博物馆对苏埠屯墓地开始科学发掘,才结束了青铜器被倒卖的混乱局面。
  1965年春,在苏埠屯村,山东博物馆发掘了商代1号大墓。在北墓道口的两侧出土了硕大的铜钺两件,其中一件上面有4个亚丑族的族徽。虽然曾经被盗挖,但专家也发现这是除河南安阳殷墟以外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人殉数量最多的商代大墓。
  1966年春,又进行了第2次发掘,发掘了2号大墓和3号5号中型墓。难道说这是挖到了商代的诸侯王?
  198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第3次发掘,出土了一些青铜礼器。其中有15件带有融和融册铭文,融族是从亚丑族分化出来的新氏族。
  苏埠屯遗址出土的铜器、瓷器等,均造型优美、制作精致。青釉豆是商代的典型器物,是山东省出土的商代青釉豆瓷器中最精美的一件。亚丑方簋、亚丑方觚,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亚丑钺,被考古界称为“钺中之王”,亚丑铜锛、珙从觯、珙从方鼎等等,现藏山东博物馆。商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车饰品,存青州博物馆。
  大墓发现了,那么他们居住的地方,那些商代居住遗址在哪里呢?从1965年秋,考古学家从弥河流域沿线顺流而下,从谭坊一直到寿光县进行调查。只是在桃源村发现了商代遗址,但范围很小,不是与苏埠屯匹配的居住遗址,他们居住在哪里呢,他们是谁?
  在苏埠屯的亚丑铜矛和青铜器上出现了大量精美的族徽重器,上面有亚丑的文字。郭沫若认为亚丑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方国或族群。在商朝,商王派一位大臣前往东方镇守,名字叫丑,他英勇善战,深受信任,拥有了自己的领地,他的族人被称为亚丑族,也就是丑的子孙。王献唐曾对亚丑族徽撰长文考证,认为亚丑族确有一支,历夏、商至周,散居在益都一带,其族即夏禹之王室后裔。
  在考古史中有一条规律,秦代以前国君的大墓一般都被埋在都城内。而薄姑国的都城在益都以北,一二百里之外的博兴;斟灌城的遗址在寿光县以东50里,距益都也在百里以上,因此薄姑和斟灌国的陵寝不可能被埋在益都的苏埠屯。而齐国的营丘可能在临淄、高清、昌乐,但都距离益都很远,这也就排除了这里是齐国国君的墓葬。
  苏埠屯遗址属于典型的商文化,和殷墟是一致的。苏埠屯的亚丑族,文字记录也曾见于甲骨文的记载。专家猜想,益都的苏埠屯一带应是商王朝的东部边界,而小臣丑应该是殷商王朝派往驻守东部边界的封疆大吏。
  与“亚丑”铜钺相似的铜钺,在殷墟妇好墓中也有出土。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也是武丁手下的军事统帅。妇好墓出土了两面铸有“妇好”铭文的青铜大钺,说明了妇好的身份。同理,苏埠屯大墓出土带有“亚丑”铭文的大铜钺,证明苏埠屯1号墓的墓主人至少应是商王朝的方伯一级人物,而且是军队的统帅。
  从亚丑族徽还可以想到九侯。山东博物馆的王恩田对此做了深度探讨。在殷商年代,殷之“三公”应是位于东土、中土、西土等三个地区的封疆大吏。三公之一,就有九侯,又名鬼侯。亚丑、小臣丑,可能都指的是九侯。
  在苏埠屯墓葬坑出现了三层台阶,这是在以前所有的商代墓当中,没有见过的墓葬规制。台阶形制可以作为三公地位的象征,在《后汉书》中写道: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那么这个三公是不是九侯呢?
  专家发现周人在灭商和讨伐东夷的战役当中,掠夺了大量的青铜器,但是没有亚丑族徽的铜器。这说明周人东征的五国没有亚丑族。那么亚丑族,不是被周王所灭,可能是被商纣所灭。
  亚丑墓高调地使用了四条墓道。而周王朝特别看重丧葬制度,这是王权的象征,周王宁肯多赏赐诸侯土地,也不愿诸侯使用帝王的葬制。而在苏埠屯出土了一大一小两把铜钺。这是称王的表现,逾越了帝王的容忍底线。
  亚丑大墓使用了四条墓道的葬制,苏埠屯1号大墓出土的大铜钺本是代表“王”的身份。这都不该是“方伯”能享受的待遇。
  战争的目的之一是掠夺财物。当年武王灭商之后,掠夺了大量的殷商宗庙彝器。而在亚丑有海贝3790枚。这在安阳的王室墓地中也十分少见。按照当时的换算法,这相当于380朋。在甲骨文记录中,最大一笔海贝的数目是70朋。殷商帝王曾经赏赐给臣下5朋,就算多的了。所以苏埠屯海贝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亚丑族的富庶也许引起了商纣王的贪欲,为此兴师,而掠夺其财富。
  可是,九侯就是大墓主人的推论还缺乏直接的证据。
  还有专家认为,在商朝晚期,殷商遇到了严重的资源危机,殷商后代开始寻找新的资源,视线转向了东方。东夷人占据着卤水资源,有大量的灌木和苇秆作为煮盐燃料。因此从武丁到帝辛,商王朝向东发动战争,在这里驻军,建立邦国,以便经营这里的卤水资源。亚丑,也可能是个经略盐业的军政官员。
  《考古》1999年第12期发表了《山东青州市发现“鱼伯己”铜觚》文,张懋镕认为原先该器铭文的第二字不是“伯”,而是“租”,因此,应更名为“鱼且(祖)己”觚。此铜器于1973年5月出土于青州弥河公社涝洼村,与苏埠屯同属弥河流域,相距很近。尽管目前对鱼族与祖己的关系了解甚少,但这件有祖己铭文的铜器出土于苏埠屯附近,寿光人李沣据此推断苏埠屯大墓与祖己相关。
  苏埠屯商墓,究竟是谁的墓葬,还有多少未解之谜?都隐藏在历史的尘烟中,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