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郎杰)为进一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寿光世纪学校(初中)不断进行教育“微”创新,于2023年9月初,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创新推出“学坊”式学习的育人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他们成功开发出寿光世纪学校(初中)“活力”学坊课程。
据寿光世纪学校(初中)校长肖艳介绍,“活力”学坊课程是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学科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延伸,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突出“创新”导向,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活力”学坊课程秉持“激趣·唤醒·体悟:培育孩子生命成长的力量”这一核心理念,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与交叉创新三大核心领域,精心设计九大独具特色的课程群。每一课程群均包含多元化的子课程,这些子课程既相互衔接又各具特色,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推动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
学科情景剧、英语趣味配音、历史仿古制作、家庭实验、微电影、小讲师、脱口秀……在“活力”学坊课程带动下,灵活地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不断呈现,师生不断展开“头脑风暴”,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极大推动了学校的课改行动。
肖艳表示,“学坊课程”作为课改的一个支点,撬动了学校的课改行动。它不仅解决了学校课程体系失衡的问题,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为学生的活力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