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构建发展新框架

(2025年02月1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李洪明
  通讯员 孟凡霞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临朐县召开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企业家们保持坐“C位”的传统,再次成为大会的主角。
  根据临朐县发布的2024年度企业上缴税金数据,纳税超5000万元的企业名单中,民企占了六成,撑起临朐经济的“半壁江山”。
  亮眼的数据勾勒出临朐的“企业指数”和“民企画像”。临朐已清晰部署2025年任务,汇聚政企等各方力量,动员全县争先创新,续写发展新篇章。企业家们纷纷表示:“新的一年好好干!”
  在华建铝业智能制造车间内,年产15万吨高性能特种铝材项目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一条条圆柱形铝棒经过精密挤压成型变身工业用型材后,由智能物流系统运送至电泳、喷涂等表面处理工序,最终将应用在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高铁船舶等领域。“该项目的智能化程度标志着临朐铝型材产业正在向现代智能生产转型升级。”华建铝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张皓然说。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从铝型材产业集群的智能化升级,到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再到生态治理与绿色经济的协同推进,临朐在实践中逐步构建起“特色产业+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的发展框架。
  在东铝铝业科技(潍坊)有限公司的高端铝合金深加工车间,机床全力运转,工人们抢进度、赶订单,力争首季“开门红”。“我们专注于铝制游艇升艇台、全铝智能阳光房等高端铝制品生产,提供一站式定制服务。”公司总经理助理郝香表示,企业凭借科技创新,实现了“超高强、耐腐蚀铝合金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等突破。
  围绕“双碳”目标,临朐不断推动铝产业链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如今,以铝代木的全铝家居、航空航天高端零部件、手机和平板电脑外壳等,铝材凭借诸多优点在临朐实现了“72变”。
  创新驱动、产业链完善、自主知识产权……这些关键词是诸多民营企业发展的底气。在愈发浓厚的科创氛围中,临朐民企通过“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推动产业迈向高端。
  从创新链上的好技术到产业链上的新应用,民营企业生存与创新最终以生产力这一标准来衡量。在山东三义集团智慧化控制中心,技术工人正在“隔空”调控各项生产参数,控制温度、压力、转速、流量……三义集团构建了独立的研发中心,配备了超过集团总人数20%的科研人员,并与高校合作,深化创新产业链融合。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PVC高速挤出功能性复合助剂,克服了单一产品的功能性缺陷,提高了产品的耐热性、稳定性和挤出效率。
  在临朐,一大批将科创融入发展基因的民企,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作用日益凸显。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
  目前,临朐各级各部门正在全力做好“放”“活”两篇文章,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通过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引育人才、解决涉企难题等措施,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组织企业出海参展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民营经济量质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