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2025年02月1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丛秉政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全市工作动员大会提出,要加力塑优营商环境。各级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以改革“硬举措”优化发展“软环境”,推动更好潍坊建设实现新跃升。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和法治环境等。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既靠项目、靠政策,也靠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营商环境优,则企业发展好。只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了进一步强调要求。
  营商环境对经营主体的意义,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之于人的生存,好的营商环境对经营主体来说不可或缺。营商环境好,则市场信心稳,企业干劲足,经济发展就会更有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一般具有四个鲜明特征:便利性,是指市场主体从事营商活动的难易程度,办事的手续越少、时间越短、成本越低,意味着便利度越高,可使市场主体营商活动更加容易;公平性,是指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可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透明度,是指有关政策法规制度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可使各类市场主体都能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及时把握政策走向和市场机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法治化,是指营商法律制度的完备程度,包括法律面前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政府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统一,依法保护企业权益,司法保护公正等。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可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最根本和最稳定的保障。2023年,潍坊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并定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两年来,潍坊营商环境更加优越,特别是其聚焦实现“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服务流程”“公正透明的体制机制”“开放融合的政策法规”“精准有力的服务供给”“科学规范的监管水平”,不仅激发了潍坊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而且在推进法制化,提升城市开放度、经济外向度、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质效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效果。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面对新的发展目标任务,各级要对标国内最优水平提升标准境界,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创新思维破难关解难题,全面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要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水平建设“无证明城市”,着力打造“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品牌。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机制,推动资源利用最优化、效率最大化。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健全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和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对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依法惩处、绝不姑息。相关部门要强化有解思维,以改革“硬举措”优化发展“软环境”,为市场主体成长提供优质土壤,让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经营主体发展信心越来越足,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