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文婷
春时桃花灼灼,秋月硕果压枝。由“一朵桃花”催生的产业链,正成为撬动安丘农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美丽经济”,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好路子。
走进安丘市石埠子镇孝德山庄生态农场,217个不同品种的小青桃掩映在桃叶间,无声酝酿着一场丰收。曾经的荒山正在变成“沃野”“金山”,这场“蝶变”要从“品牌强农”说起。
“六年前,我们夫妇承包了500亩山岭地,建起了生态农场,决定在这里扎根做桃产业。在种植、养护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经验,通过嫁接、自花授粉等方式,培育出了不少新品种,‘雪桃’‘安硕蜜’‘安蜜1号’都是我们自己杂交出来的。”谈起品种培育,孝德山庄生态农场负责人郝连云滔滔不绝。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个桃”裂变出巨大经济价值。“过去桃子论斤卖,现在论个卖。去年‘安蜜1号’在省农技杯晚熟桃大赛摘金后,1个可以卖到10元。”郝连云告诉记者。
在桃树品种的培育上尝到“甜头”的郝连云夫妇,不断加深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潍坊市农科院的协助下,引进了毛桃、油桃、蟠桃、油蟠桃等桃品种,筛选出了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桃品种20余个,形成了从五月至十一月都有品种成熟的全季节种植体系。
科技驱动桃产业“甜蜜升级”。郝连云说:“我们不断进行品种改良与技术创新,打造形成了20亩育苗基地,如今就有不少果农来我们这里买苗,一株‘雪桃’幼苗能卖到20元,未来发展空间一片向好。”
500亩荒山,年产15万公斤桃,带动300余人次就业,孝德山庄生态农场已经发展成为了集良种引进、标准示范、优质蜜桃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农场,桃产业正在这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讲好品牌故事、提升产品效益的基础上,孝德山庄生态农场主动“触网上云”,迎来了一场新飞跃。如今,这些桃不仅有稳定的“老客户”“大订单”,也开始借助电商、直播拓宽销路,“发货忙得停不下来”成为常态。
跳出15万公斤桃子本身带来的经济价值,真正的桃产业链条早就从“一朵桃花”起步,以花为媒诚邀天下客。
春日的孝德山庄,桃花灼灼盛开,花海连绵宛如天边云霞,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将“颜值”变成“产值”,深挖“赏花经济”潜力,这里办起了桃花节。“今年是我们第二年举办桃花节,4月6日当天有300余人入园游玩,带来了上万元的收入。”郝连云说。
等到盛夏时节,一个个沉甸甸的桃子挂满枝头、满园飘香,前来采摘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一年四季,美景各不同,从“卖桃子”到“卖风景”,以花为媒、以桃会友,孝德山庄生态农场逐步探索形成了集观赏、旅游、采摘等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去年7月,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与孝德山庄联合举办了孝德山庄第二届品桃会,36个不同品种、不同色泽的大桃集中亮相,让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两场盛会,正持续汇聚形成流量消费。郝连云说:“孝德山庄生态农场地处北郎庄村,这里的大桃种植历史本身就非常丰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打造品牌,吸引更多客流量,带动当地农家乐等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以花为媒、以果为业,从“一个桃子”单链条经济到“一片桃源”多元化产业,农文旅融合正在这里绘就出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