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保礼
通讯员 刘 雪 付强
“五一”假期刚过,市民王先生来到奎文区最南部的齐鲁创智园政务服务站点,仅用1小时就完成了企业开办全流程手续。“以前要到位于城区的政务大厅,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全搞定。”王先生的经历,折射出这个区“优商工坊”改革带来的变化。
“优商工坊”是什么?做什么?奎文区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传俭给出了这样的解读:打造实体政务大厅“升级版”,构建“基本+惠企+增值”三维服务体系;打造数据赋能的“提速版”,逐步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预审、无感审批;建设园区政务服务的“精缩版”,将高频事项下沉至产业园区、商圈楼宇;创办衍生服务的“增值版”,精准对接集成政策匹配、金融对接等市场化功能。
智变:云端重塑政务服务新生态
在奎文区政务大厅“优商工坊数字驾驶舱”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区政务服务数据。通过持续攻坚并打通11个行业系统数据壁垒,“云踏勘”“云评审”等创新改革得以大范围应用。德润·恒合府项目负责人对此深有体会:“线上评审会不仅能节省3天左右时间,还能避免在多部门奔波。”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奎文区在全市率先创新打造的“优商工坊”“智审速办”系统,首批20项高频审批事项实现“四零”办理——申报零材料、审批零人工、取证零跑腿、全程零见面。办事群众通过遍布全区政务网点的自助终端系统,按指示操作,即申即审、秒批秒办。去年以来,通过“智审速办”系统,已办理卫生许可等业务3700余件,平均提速90%以上。
强基:从“多地跑”到“家门口全办”
走进奎文区北海路街道的“优商工坊”服务点,全科政务能手王洪磊正在指导群众办理卫生许可证业务。这个80余平方米的基层政务服务站点,承载着41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功能,日均服务群众超百人次。这是奎文区“优商工坊”“1+8+N”政务服务体系的生动注脚:区政务大厅为总枢纽,8个街道站点为支撑,98个基层网点为基石,全区基本建成“10分钟服务圈”。
从“多窗跑”到“一窗办”,从“线下等”到“云上通”,奎文区以“优商工坊”为支点,撬动政务服务质效跃升。如今,“优商工坊”已成为奎文区营商环境的新IP。2024年,奎文区新增市场主体1.2万户,企业迁入量同比激增78%,每千人拥有企业216.67户的创业密度领跑全省。这些数字背后,是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的深刻转变,更是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发展势能集聚。
集成:“一件事”套餐跑出加速度
在奎文区政务大厅的“优商工坊”服务中心,“首席审批服务官”驻守4个专窗,具体负责“一件事”业务办理。细化“我要开饭店”“办运输企业”等40个场景套餐,企业群众“点单”即办,审批效率提升70%。
民生领域同样亮点纷呈。奎文区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全区商务楼宇超百座,企业注册登记、税务登记等“集群式”审批需求突出,尤其是分布着的数万家个体小店,体量虽小,但都承载着店主的生计,关联着市民的冷暖。奎文区将“民生小店”审批服务列为“优商工坊”“一件事”进行改革攻坚,将水果店、小餐饮等10类场景的审批进行整合优化,审批环节从10个压减至3个,材料精简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