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之门”的“男”丁格尔

——记昌邑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王鹏

(2025年05月1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鹏(左)和同事在交流患者护理方案。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护士往往是温柔细心的女性形象。然而,有这样一群身着白衣的男性,他们同样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被亲切地称作“男”丁格尔。
  王鹏是昌邑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一名男护士,他身形清瘦却气质清爽,在这个离死亡最近却又充满希望的地方,凭借坚韧、专业与爱心,书写着一段段不平凡的护理篇章。
  2020年,25岁的王鹏以“男护士”的身份迈入了ICU的大门。周围的质疑声纷至沓来:“小伙子为啥选这行?ICU又苦又累,能坚持下去吗?”面对这些质疑,王鹏没有立刻作答,直到经历了一次值夜班的切身体会,让他找到了自己坚守的答案。
  当时正是深夜,一位患者血氧突然急剧下降,呼吸心跳骤停。王鹏第一次参与到如此紧急的抢救中。在那半个小时里,他争分夺秒,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当看到患者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的那一刻,王鹏内心被深深触动,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ICU的护士就像是在悬崖边紧紧拉住患者生命的人,我愿意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这份责任。”王鹏坚定地说道。
  尽管ICU的患者大多处于昏迷或镇静状态,无法给予回应,但王鹏始终坚信“以心换心”的力量。他把每一位患者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在进行每一项操作前,他都会轻声细语地安抚患者,尽管患者可能听不到;他会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让患者在病痛中也能保持整洁与尊严;他还会与患者家属耐心沟通,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尽量缓解家属的焦虑与不安。
  ICU既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见证奇迹最多的地方。去年冬天,一位重症肺炎的老人因呼吸衰竭插管上呼吸机,病情十分危急。老人的肺部仿佛灌了铅一般沉重,在老人上机的7天时间里,王鹏和同事们几乎寸步不离。他们每天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老人的各项指标,定时为老人翻身拍背、吸痰护理,还用棉签蘸水一点点湿润老人干裂的嘴唇。在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老人终于迎来了撤机的那一天。当老人颤抖着写下“谢谢”两个字时,王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护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用温暖去对抗冰冷的仪器,用耐心去唤醒生命的希望。
  王鹏体重只有118斤,他却搬运过重达200多斤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他每天的步数常达2万步,展现了男护士独特的优势。在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生命体征需要24小时不间断监测,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关乎生死。王鹏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时刻守护在患者身旁。他熟练操作着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滤机等医疗设备,精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细心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尿量和伤口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在他和同事们的默契配合下,许多患者成功转危为安。
  王鹏,这位年轻的男护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永不放弃”的誓言。他在ICU的一方天地里,用坚韧与细致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用爱与责任书写着人生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