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秉政
阅读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于今年5月20日起施行。各级要贯彻落实好民营经济促进法,推动各项支持保障举措落实落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更好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就“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等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并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018年11月、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民营经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总体要求、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加强组织实施等各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列为重要改革举措。民营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经营主体,是创新创业的重要贡献者,只有充分激发其发展内生动力,才能在探索未知和赢得竞争中保持战略主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进”的动能。
更好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必须切实贯彻、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要进一步顺畅机制、凝聚合力,在法治化轨道上释放民营经济更大活力。要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政府诚信履约、市场化重整等机制。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涉企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广泛发动、广泛动员,深入推进企业服务。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要重点针对市场准入和退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生产经营、资质标准等领域,持续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做法。要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民营经济创造平等获取数据要素的环境。要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要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要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更好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