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动能。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导向下,寿光涌现出一大批年轻有文化的“棚二代”“棚三代”,他们掌握现代先进科技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敏感度,能够帮助农民群众理清思路、加快发展,进而推动乡村新业态、新技术、新生产生活场景不断涌现。探究青年返乡创业原因,对优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战略指引,地方政策扶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将返乡创业纳入乡村振兴核心战略,各级地方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寿光结合本地农业产业优势,以科技赋能、金融支持、人才培育、产业链整合为核心,构建了覆盖返乡创业全周期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既契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又为全国县域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寿光模式”。“85后”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周金江,毕业后放弃深圳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寿光,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新战场。他结合产业情况和市场需求,发挥家乡特色资源优势,找准利于发展的产业赛道,如今成为当地有名的“硕士农民”。在周金江看来,乡村振兴的好政策是吸引他回乡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论是土地流转承包还是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都让他看到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内容,更加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并将以发展农业产业为核心,不断推动产业提质扩量增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乡村机遇吸引,发展空间更广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城市青年不得不面对激烈竞争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快的生活节奏、更重的工作压力、更大的职场竞争、更高的生活成本。这种压力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力”,促使越来越多青年重新考虑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目光投向了乡村振兴中的广阔天地,“逃离北上广”从调侃变为现实选择。与城市竞争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代乡村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和发展潜力,形成强大的“拉力”。这种拉力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由政策扶持、产业空间、技术赋能和价值实现等方面构成的“机遇矩阵”,吸引着那些在城市压力下寻求突破的青年。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近年来,寿光蔬菜产业从传统大棚到“5G+智慧农业”,产业链向深加工、电商直播、农业旅游延伸,为“新农人”提供了创业新机遇,寿光电商运营、冷链物流、品牌策划等岗位收入已接近城市白领水平。许多寿光青年用返乡创业的成功故事,证明了乡村确实可以成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广阔天地。
乡村功能提升,自我价值驱动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寿光乡村振兴方面成果斐然,80%的村达到美丽乡村省定B级标准,2024年“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成效获评全省首批试点县市区第一名。寿光乡村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其发展模式与成就备受瞩目,从产业基础夯实到配套设施健全,从生态环境优化到公共服务提升,为青年返乡创业搭建起广阔坚实的舞台。强大的产业功能,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和丰富的创业项目选择,无论是投身传统蔬菜产业的升级改造,还是开拓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商销售等新兴领域,都有足够的发展机遇。完善的配套设施,解决了创业后顾之忧。便捷的交通和物流让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更加顺畅。良好的通信网络则为互联网技术开展业务提供了保障。优化的生态功能,使得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乐土,也为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善的公共服务,让他们及其家人在乡村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在寿光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年愿意向下扎根,有的学成后又返乡寻“根”搞建设,用行动延展着乡村发展的“枝叶”;有的“根”在城市,来乡村探索新事业,愿意为乡村发展助力。“新农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实现着自我价值,推动寿光乡村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家乡比较优势,个人回归需求
寿光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从育种、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蔬菜产业生态。全市拥有蔬菜大棚15.7万个,年产450万吨,年交易蔬菜约900万吨,搭建起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和电商交易平台。这种产业集群效应为青年创业提供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便利,创业初期无需从零构建供应链,可直接对接本地种苗企业、农资供应商、物流服务商,降低了原材料采购与流通成本。成长于农村家庭的寿光青年,对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有着切身体会,他们目睹了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许多人在城市打拼,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渴望回到家乡,一方面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能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慰藉。青年返乡后,将城市经验与寿光资源相结合,催生出了“智慧大棚+直播电商”“休闲采摘+研学教育”等一系列新业态,推动寿光农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同时,他们的成功又吸引更多“新农人”,形成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良性循环。
新农人之“新”,不仅在于身份之新,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青年返乡创业有助于青年人才在更好参与农业农村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促进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寿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