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杰 通讯员 刘超
近日,在潍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事务专区,来自潍城区人民医院的韩女士通过“医疗机构许可变更一件事”专窗,一次性领取了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变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变更及医师护士执业注册登记等四份证照。过去需要辗转多个部门、耗时数周的事项,如今3个工作日内即可高效办结。
这项“医疗机构许可变更一件事”改革,仅仅是潍城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拓展服务增值链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潍城区以深化改革为犁,深耕服务创新之田,先后承接9项省、市级行政审批改革试点任务,并将这些试点任务转化为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的强劲动能,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厚植丰沃土壤。
集成破壁 畅通医疗审批路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增设新的诊疗项目往往涉及多部门审批,流程复杂、周期冗长。近日,潍城区望留中心卫生院计划申报参照二级综合医院建设和管理,按过去流程,需多头对接、重复提交材料、等待现场勘验。然而,“医疗机构许可变更一件事”改革创新改变了这一局面。医院只需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相关部门内部高效流转、并联审批,很快便同步办结了多项关键审批事项。
除此之外,医疗机构放射与辐射许可“一件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一件事”、医疗机构登记(备案)与医保定点联办“一件事”等多项医疗领域改革创新项目均在全力推进中。这些改革的核心在于“集成”与“精简”,将原本分散在审批、卫健、医保等多个部门的审批环节,大刀阔斧地整合为“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结”的全新服务模式。在推进“集成办”同时,依托“数据赋能”,潍城区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新办)”等46个高频服务事项上线潍坊市“智审速办”平台,实现全流程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实现“秒批秒办”,将审批效率推向新高度。
改革后,相关审批时限平均压缩约60%,申请材料精简50%以上,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在改革实践和服务民生中,潍城区收获累累硕果,“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集成办”等两项工作成功入选2024年全市典型案例。
信用筑基 构筑园区新生态
“新项目投标在即,但多项资质审批还没有办结,眼看就要错过黄金期,急得我们团团转。”8月11日,山东欧德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王蕾回忆起几个月前的困境,依然心有余悸。正当企业一筹莫展之际,潍城区用“政务+信用”这把金钥匙为公司解开了审批困局。
为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潍城区以信用为支点,在“企业入园一件事+”改革基础上,创新构建“政务+信用”服务新体系。得益于企业长期积累的“A+”级信用,潍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发改部门,立即开辟“信用审批”绿色通道。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指导企业通过“信用进园区”线上模块高效提交材料,线下专窗同步响应。“承诺即入”机制让关键资质快速获批,“信用代证”改革更以一份专项报告替代了原本需耗时数周的多份无违规证明。“信用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更是抢占市场的宝贵时间窗口。”王蕾感慨。
信用园区内,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网络持续发力。从政务大厅到园区“e站”,从信用修复专窗到自助服务终端,潍城区将高效服务延伸至企业门口,让优质信用企业尽享“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便利。同时,园区内“信易贷”平台的精准推送,为欧德利这类诚信企业引来了金融活水,有效化解了融资难题。信用正从无形的评价,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红利,成为当地营商沃土的宝贵养料。
纾困解忧 铺就企业准营快车道
“以前我们这种个人独资企业无法直接转为公司制企业,需要重新设立,各种手续都得重新办理,影响品牌价值。”潍城春栋口腔门诊部的丁先生在“个人独资企业转型为公司制企业”服务专窗顺利办理业务后说,“现在有了直接转型升级的新政策,材料都不用重新提交,为我们大大节省了各项成本。”
这项市级试点项目,正是潍城区精准回应企业组织形式升级需求的生动实践。针对个人独资企业转型痛点,潍城区行政审批部门通过简化升级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限度保留原经营主体的名称字号、行业特征等,助力经营主体实现转型发展。自今年5月份实行以来,已有6家企业享受到这项政策红利。
另外,潍城区挂牌成立的商事服务工作室,标志着“构建商事登记一体化服务运维体系”试点工作全面运行。工作室构建“商事专家+专业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登记流程指导、材料审核把关、政策解读指引、疑难问题支援等“全链条、一站式”服务。自今年4月份运行起,已为企业重点解决股权转让、股权继承等疑难问题20余个,企业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