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于哲)9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无废城市”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市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的重要抓手。2022年12月,市政府印发《潍坊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工业、农业、建筑、生活和危险废物“五大领域”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截至目前,66个建设指标中57个已提前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在工业领域,加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重点行业绿色改造、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全市共培育国家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9家,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38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4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339万千瓦,成为省内首个“千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城市”,年新能源发电量突破1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57%,替代标准煤510万吨。82个在产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
在农业领域,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市共建成秸秆收储中心41家、综合利用企业96家,创新12种县域利用模式,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17%。推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依托5600个农药包装回收站点、150处废旧农膜回收点,保障农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78%以上。深化畜禽粪污整治,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保持100%,有3处基地获评“山东省粪肥还田样板基地”。
在建筑领域,出台《潍坊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意见》,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全过程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市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1736.44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00%。
在生活领域,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全市共新改建分类房(亭)613个,新建垃圾分类小区260个、村居426个,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建成中心城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6.79%。规范农村“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全链条管理。加强垃圾收集处置能力建设,全市9座生活垃圾焚烧厂日处置能力达8100吨,实现了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目标。
在危废领域,加强危险废物规范管理,开展危险废物拉网式起底式排查、危废自行利用处置专项整治、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等专项行动。强化收集、贮存、处置等环节安全监管,完善涉危废重点场所网格化常态巡查机制,抓实“千企万人”警示教育,在全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中,我市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