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浸润、课程引领、协同共育,潍城区教师幼儿园——

让红色基因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2025年09月2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徐艺华 通讯员 苏新杰
  “小朋友们,知道雷锋叔叔为什么被大家称赞吗?”近日,在潍城区教师幼儿园的“红色小剧场”里,党员教师正带领孩子们表演红色情景剧,稚嫩的动作里满是认真。近年来,该园党支部打造“童心向党 润育红苗”党建品牌,构建“环境浸润、课程引领、协同共育”三位一体育人体系,让红色基因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多维共建,筑牢红色育人阵地。幼儿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红色电影观影、故事分享会等创新形式强化党员学习,并在关键岗位设党员示范岗,让党员教师亮身份、作表率。幼儿园从公共空间到功能场馆,全方位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环境。公共区域划分红色英雄、传统文化、壮美河山、科技创新四大主题阵地,雷锋、王二小等英雄故事图片,高铁、航天模型错落摆放,让孩子在日常中感受祖国魅力;班级以“一班一品”创设微环境,小班“我爱我的家”展示家庭与家乡风貌,中班“传统节日”呈现民俗,大班“红色故事”专区里,孩子们绘制的英雄连环画充满童趣;“红色小剧场”“非遗工坊”等功能场馆更是成为互动体验的重要平台,幼儿可表演红色情景剧,还能跟着民间艺人学做风筝、泥塑。
  梯度培育,构建特色主题课程。围绕地域文化、自然科技、榜样人物、传统技艺、节日文化和红色经典六大主题,幼儿园打造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体系。结合传统节日与重大纪念活动,制定年度、月度教育计划,实现教育常态化——三月学雷锋、四月祭英烈,让爱国教育融入节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实施梯度培育:小班通过绘本、动画等传递爱国意识,侧重感知;中班以传统技艺制作、节日庆祝活动为主,注重体验;大班开展红色故事演讲、主题绘画,鼓励表达。同时,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兴趣点,灵活生成特色活动,让课程更具吸引力。
  协同联动,完善家园社育人生态。幼儿园积极开展“亲子红色地图打卡”,家长带孩子走访红色纪念馆,组织“家庭才艺展”鼓励亲子共演红色情景剧,还建立家长资源库,邀请有特长家长来园授课;依托“六维三阶”课程,举办“地域文化节”“英雄故事会”等活动,并设计“小小国旗护卫队”“小兵过河”等游戏,将抽象爱国概念转化为趣味体验;社会层面,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走进社区、观看国防教育展览,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时代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如今,幼儿园的幼儿对国家的认知更具体,小班能识别国旗党旗,大班会讲红色故事;教师育人理念更新,党员先锋作用凸显;园所“三位一体”育人特色鲜明,红色课程成为园本课程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