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莲 宋树云
近日,潍坊综合保税区凭借在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创新升级等领域的突出成效,入选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单位公示名单。
走进潍坊综合保税区,绿色发展的印记遍布产业各个角落。在山东圣和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卷卷薄膜正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完成加工。这种材料最快可在3个月内完全降解,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让企业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企业还主导制定了《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推荐性国家标准,成为绿色新材料领域的“行业标杆”。
不止圣和薄膜,综合保税区内多家企业均以“绿色”为发展底色:歌尔虚拟现实智能制造基地将绿色生产理念融入VR产品全生命周期,其产品占据全球中高端市场80%份额,在抢占国际市场的同时实现能耗持续下降;潍坊佩特来电器专注新能源发电机、起动机研发,为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提供关键“绿色动能”;山东唐宁专用汽车研发的140兆帕高压压裂车,在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的同时,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生产能耗,绿色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从单个企业的绿色实践,到整个产业的绿色升级,潍坊综合保税区已形成虚拟现实、汽车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跨境电商、进境粮油保税加工等绿色主导产业集群,集聚了歌尔电子、佩特来电器、美国德纳电机、圣和新材料、昌威交通工程、锦粮食品等行业头部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超90%。
绿色发展离不开创新引擎的支撑。潍坊综合保税区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动力,聚焦优势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让“创新因子”为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德纳(山东)电机有限公司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与智能设备默契配合赶制订单。“得益于园区推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我们加大技改投入,提升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水平,销售额连年增长。”公司项目经理杜春霖介绍。而在合兴源(潍坊)电子有限公司,其生产的防尘网尺寸低于1毫米,凭借精准的技术配套能力,成为歌尔核心合作伙伴,共同完善虚拟现实绿色产业链。
围绕培育壮大绿色产业集群,潍坊综合保税区还发挥“保税+”功能优势,以歌尔电子为龙头,吸引卓领、沃尔芯等十余家虚拟现实领域科创型企业集聚,构建起集产品研发、硬件制造、产业配套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潍坊综合保税区持续开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赛道,高标准打造跨境电商孵化培育、快速通关、展示展销三大平台,创新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工程。截至目前,综合保税区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绿色工厂等优质企业和平台50余个。
绿色制造的“含绿量”正不断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含金量”: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额2024年实现856.9亿元,今年1至8月份实现515.4亿元、保持良好增势、总量居全市第1位,“跨境电商+产业带”出口规模居全省第1位,佩特来电器、美国德纳电机、昌威交通工程等一批重点企业保持高质高速增长……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提升’。”综合保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创建的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的深化,这片开放高地将持续释放绿色低碳与创新驱动的叠加效应,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保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