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掰开吃?药片嚼碎服?

这些服药小动作暗藏风险

(2025年09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几天,药师小王在用药咨询窗口遇到一位带孩子的妈妈,她焦急地问:“药师,这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太大,孩子咽不下去,能不能把里面的药粉倒出来混在果汁里喝?”小王否定了她的想法。因为这看似方便的“小妙招”,却可能让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增加副作用。
  许多人在服药时,曾因药片太大、胶囊卡喉而想过“变通之法”,掰开、嚼碎或去掉外衣。这是不可行的,因为药品剂型的设计里藏着大学问,随意改变服药方式,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胶囊壳不只是为了容易吞。胶囊,尤其是肠溶胶囊,都有一层外衣。这层外衣能保护药物安全通过胃部,到达肠道后才溶解吸收。这样一是保护胃黏膜免受刺激(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二是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如果把胶囊掰开直接吃药粉,药物在胃里就被吸收,药效会大打折扣。
  药片不能乱掰乱嚼,尤其是“缓控释”家族。一些降压药、止痛药(名称中常带有缓释片、控释片)的设计初衷是让药物在体内平稳、缓慢地释放,从而作用更持久,避免血压或疼痛水平像“过山车”一样波动。这类药片内部有特殊的骨架或微囊结构,如果掰开或嚼碎,会让大量药物瞬间释放,等于一次性服用了数倍剂量,极易引发严重不良反应,非常危险。
  特殊剂型用法独特且关键。比如泡腾片,利用崩解剂产生气泡,使药片在水中迅速崩解,口味更好也便于吸收。但它绝不能直接吞服。曾有幼儿误服泡腾片,药片在喉部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窒息,风险极大。正确用法是将泡腾片放入适量温水中,等完全溶解、气泡消失后服用。
  服药方式就像一把密码锁,随意改变可能无效甚至有害。正确的“开锁密码”就藏在说明书里。最简单的服药原则就是:遵医嘱或仔细阅读说明书。有“整片吞服”“不可掰开”或“需溶解后服用”等字眼时,请务必遵守。如果吞咽确实有困难,或对用法有疑惑,最安全、最明智的选择是咨询医生或药师,更换合适的药物剂型。别让一个“小动作”影响了您的健康。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 尹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