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良俗润营里

(2025年09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口社区“饺子宴”现场。
  □本报记者 孙希明 徐兵兵
  通讯员 曹潇予 赵艺帆 文/图

  同时为10个村庄400多位老人举办“饺子宴”,大力弘扬尊老之风;从村集体到企业都以重教助学为荣,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选择示范村引领移风易俗由点及面,逐渐成为文化自觉……秋收时节,记者在寿光市营里镇采访时发现,在基层党组织顶层设计和强力推动下,暖风良俗扑面而来,润物无声,镇域精神文明建设跃升新高度,呈现新气象。
  营里镇道口社区包括10个村庄的近万名居民,同在一个屋檐下,为公共服务配套和改善民生创造了条件。中秋前夕,以社区名义举办的大型“饺子宴”,将尊老爱亲传统美德推向新高潮。
  “以前各个村庄自行组织‘饺子宴’,这次在镇党委、政府协调下,10个村庄统一步伐,400多位80岁以上老人欢聚一堂,吃饺子、聊家常,场面真是温馨热烈。”东道口村党支部书记孙华德告诉记者,社区有老年公寓、“手工驿站”、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诊所等,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在就医就业、文体娱乐等方面的获得感越来越高,此次共同举办“饺子宴”,不但惠及老年人,而且进一步拉近各村之间的距离。
  在营里镇,尊老爱亲是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大合唱。社区负责人赵学凯说:“听说要办‘饺子宴’,社区10个村庄、寿光世豪物业有限公司、寿光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爱心人士张佃辉等共同出资,道口雷锋公益志愿服务队和广大村干部义务劳动,让老年人感受到浓浓的敬老情。”
  “新晋大学生2000元、新晋高中生1000元、新晋小学生500元。”前不久,在位于营里镇的寿光市鑫海集团举办的奖学金发放仪式上,集团爱心基金会负责人宣读了员工子女升学奖励通告。秉持“致富思源、反馈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此次鑫海集团为11名大中小学生发放奖学金,以实际行动倡树重教助学好风尚。
  与鑫海集团同步,在镇上干部的见证下,营里镇众多村庄的助学活动也热辣滚烫。北单村“第二届优秀学子奖学金发放仪式”上,37名学子喜领奖学金,他们有的考取研究生,有的圆梦本科大学,还有的考入重点高中,都是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孩子。李家营村今年有4名学子考入本科院校,村集体延续好传统,为每人送上500元奖学金及文具套盒,鼓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营里镇持续统筹村集体经济、企业资源等力量,加大教育投入的广度与深度,让重视教育、托举朝阳的氛围日益浓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营里镇东浊北村继前期移风易俗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制定红白事新规范,倡导厚养薄葬的好风气。
  据村党支部书记杨清建介绍,10多年前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庄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东浊北村红白事操作规范》,将红白事简办、孝老敬亲等写入村规民约,实行“事前必上门宣讲政策、事中必全程跟踪指导、事后必回访听取意见”工作法,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丧事简办、喜事新办蔚然成风,大操大办、攀比奢侈不良习气烟消云散。
  营里镇坚持典型带动,全域推进,指导各村制定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和村规民约,将各类标准细化清单写进章程和村规民约,同时创新宣传形式,逐步健全移风易俗的体制机制,有效遏制陈规陋习,树立起了文明、健康、向上的乡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