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莉莉
内燃机是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海洋装备等领域的主导动力,每年拉动上下游行业产值近20万亿元,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走向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主战场。
因为有着潍柴这样的中国内燃机领军企业,潍坊被冠以国际动力城的美誉。在内燃机与动力系统这个赛道上,潍柴如何领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潍柴依托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与133家上下游企业打造“研发共同体”,汇聚6000余名高端研发人才,实现产品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舒适性的全面引领,以高强度研发筑牢产品竞争力根基,连续四年四次刷新柴油机本体热效率世界纪录,引领潍坊乃至全国动力装备实现追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站上世界动力之巅。
潍柴上千名科研人员用一个个0.01%的进步四次刷新柴油机本体热效率的创新故事,折射着潍柴扛鼎民族动力,加速关键技术突破,引领行业打造国际核心竞争优势的创新精神,更彰显潍坊构筑高能级平台矩阵,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惟实励新实践。从一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我们看到了创新潍坊的模样。
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技术创新的主阵地。潍柴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聚焦“国家战略、产业短板、技术前沿”,2015年,依托潍柴动力,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成为我国内燃机行业唯一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11月,潍柴动力牵头整合相关领域骨干研究力量,将其重组为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并正式获科技部批准建设,是第一批完成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
2015年,潍柴前瞻性地启动柴油机50%热效率项目。
2020年9月16日,潍柴动力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0.23%的商业化柴油机,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
2022年,时隔480天,潍柴动力再次刷新纪录,柴油机本体热效率在全球首次达到51.09%,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内燃机行业的话语权。同年11月,潍柴动力再一次创造了52.28%的全球新纪录,连续三次走向世界行业巅峰。
在2024年4月20日的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潍柴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的柴油机。
回望潍柴的热效率“攻关史”,从50.23%到53.09%,潍柴工程师近4000个日夜的集智攻关,在四年内实现柴油机热效率的四大跨越。热效率的提高不仅仅是燃烧效率的体现,也是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体现。
在研发历程中,潍柴深厚的科技底蕴与强大的科研团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加持全球顶尖院校、科研院所的开放合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创新,最终登上了巅峰。
潍柴动力的科研人员在没有依赖余热回收装置的前提下,通过对燃烧过程的精细调控、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摩擦损失的精准控制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成功破解了提高热效率的诸多技术难题,实现了热效率的持续突破。
至今,潍柴集团牵头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国家重大创新平台,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坚持以大投入撬动科技成果大产出,先后捧回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等。透过这些获奖项目,我们看到了潍柴动力创新的动力源,也看到了潍坊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的支撑力。
一个个潍柴这样的科技硬核挺起了潍坊的产业脊梁。“十四五”以来,我市获省级科技奖励70项,21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量居全省前列。这组数字印证了潍坊的创新高度。
平台创新和产业链“共舞”
一个实验室背后就是一个产业链,一个创新平台串联着一个产业集群。
以潍柴为“链主”的动力装备产业是潍坊市9条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之一,潍柴领衔的潍坊动力装备集群产值约占全国动力装备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潍柴以其打造的自主品牌和炼就的深厚“内功”,与上千家配套企业协同创新、链上共舞,“链”出产业链完备的硬核气势,“链”出世界级动力品牌,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的潍柴释放出了创新的“乘数效应”。
潍柴的“重型商用车燃气发动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攻克了商用车燃气发动机高效燃烧、低排放控制、高可靠性等技术瓶颈,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燃气发动机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一汽、重汽、陕汽、宇通等主流商用车企业,产销量世界第一,带动了我国燃气发动机产业技术升级,引领行业打造了国际核心竞争优势,为我国节能减排和“双碳”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三年来,潍柴先后发布H/T平台1.0产品,全新一代NG4.0燃气动力产品,全新H/T-2.0高热效率发动机产品,第二代矿山动力系列产品,以及全系列动力电池、氢内燃机、甲醇发动机等低碳零碳产品。纵观这一强大的产品矩阵,潍柴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覆盖了多元能源技术,积累了深厚的产品沉淀和市场竞争力,从“自主可控”向“超越引领”迈进的路径清晰可见。
8月12日,百余家动力装备产业链上企业“走进潍柴”,潍坊市重卡、轻卡、客车、工程机械、发电、船舶等领域头部企业与潍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力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链”出动力装备产业新动能,同心打造世界级动力装备产业集群高地。这个政企携手打造“链”上经济的潍坊样本,是国际动力城潍坊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迈进、创新链向前沿攀升的生动缩影。
以创新平台集聚一流人才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潍坊聚力打造人才引领发展先行区,深化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让人才引领“四链”深融,推动先进技术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四链”深融催生智慧“裂变反应”,让市场转化释放创新“乘数效应”,这在潍柴动力得到了有力的验证。
近年来,潍柴坚持实施人才第一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支持扩渠道立品牌、搭平台激潜能、建机制促流动,让人才“聚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潍柴在山东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走在最前提供强大智力。
潍柴连续举办七届“博士开放日”引进133名博士,近三年累计引进3000余名优秀博士、硕士,“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90%以上。
聚焦人才第一资源,我市紧扣“引、育、用、留”全链条攻关,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49万人,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626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如何以人才链为支点撬动创新链升级,赋能产业链跃迁?
潍坊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全力打造全链条人才孵育供给体系,亮出人才“新标尺”,组织“9+3+N”产业链牵头部门对重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大摸底,分产业分企业建立人才需求目录,与潍坊重点产业链科技资源图谱同频共振,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对接、融合聚变。
有着高教强市、职教高地、基教名城特质的潍坊,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质量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凸显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1+1+1>3”的倍增效应。
创新浪潮,奔涌向前。透过潍柴承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个窗口,我们听到了潍坊锚定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创新势能势如破竹,奏响向新求质的时代强音。
短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以来,潍坊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围绕重点产业链发展,全市上下构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重点产业发展,真正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展现着一个动能充沛、活力迸发、竞争力强的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蹄疾步稳的奋进姿态。
从去年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到今年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山东行(潍坊)暨重点高校校地合作对接交流会,潍坊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化校地交流合作、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进入了“深水区”,为创新平台引入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
让“第一动力”更加澎湃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潍坊坚持探索产才融合的精准引才育才模式,开展产业人才集聚、高端平台支撑、人才生态优化“三大行动”,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创新人才更好赋能产业发展。有着创新基因的潍坊正淬炼为智慧涌流、活力迸发的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