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哲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大市场则是激活创新要素、加速成果转化的关键载体。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坚持以改革思维破解科技创新堵点,锚定“打造区域一流特色科技大市场”目标,以“百名干部破百题”改革攻坚行动为抓手,成立专项攻坚专班,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挂帅,班子成员分工推进,各级干部协同发力,从平台搭建、机制创新、服务优化等重点领域突破,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多元主体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全力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建设更好潍坊注入强劲科创动能。
“创新资源分散、供需对接不畅”曾是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突出难题。为此,市科技局将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作为改革突破口,由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领专班深入调研、反复论证,设计构建科技大市场“1+3+7”工作体系,即1个线上平台、3个线下服务中心、7大成果转化保障体系,精准破解资源配置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痛点。
线上平台整合科技服务、科技政务、科技决策三大子系统,其中,科技服务平台广泛链接省内外创新资源,目前,已整合全市专利数据30.09万条、科创企业10383家、高校院所151家、专家人才1506位,发布技术需求274项以及高校技术成果7999项,实现在线“找政策、找技术、找专家、找资金、找合作”等“十找”服务。自主开发“潍科服”“潍科金”工具,接入智能匹配系统,让企业与创新资源的对接更高效。科技政务平台整合科研项目、科技奖励等13个业务子系统,实现从申报、评审到结题验收的全流程网上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科技决策平台通过“创新智览”“创新智算”“创新智眼”功能,达成全市创新数据“一本账”、资源“一图尽览”,为产业创新布局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线下实体市场位于寒亭区国际农业高科技智能孵化培训中心,总面积6600平方米,构建“三大中心”服务格局。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中心集中展示潍坊重大科技成果与创新成效;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引入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经理人工作站,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牵线-高校答题-落地转化”机制,推动高校创新资源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概念验证中心依托中科院及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套路演中心、培训教室等设施,实现供需对接常态化。目前,线下市场已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概念验证路演、政策培训会及哈工大、北航专场对接等活动30余场,服务企业400余家,吸引1500余人次参观学习。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市科技局创新构建服务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全周期保障。技术需求共享服务体系编制《潍坊重点产业链科技资源图谱》,推动高校与企业信息实时共享;科技机构专业服务体系创新“公开征集+入库培育+服务赋能”模式,与40余家服务机构达成入驻意向;科技金融融合服务体系搭建专业平台,提供创业投资、融资担保等服务;成果转化新型孵化服务体系依托大市场资源优势,建成集研发、孵化、投资于一体的载体,为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成长沃土。
为进一步拓宽创新资源渠道,市科技局主动“走出去”,深化跨区域合作。在省内率先建设工信部直属高校先进技术成果潍坊转化基地,与7所直属高校签订共建协议,构建“高校研发+潍坊转化”的源头创新闭环;开展“十城百校千企”“分产业领域精准对接”系列活动,拓宽京津冀、长三角、东三省等区域院校合作渠道;针对潍坊“9+3+N”重点产业链,联合省科技大市场开展“一链一专场”服务,今年已围绕人工智能领域举办专场对接1次,推动3项重点成果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