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路欣 文/图
近日,昌邑市人民医院凭借其在老年健康服务领域的卓越贡献,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其中,昌邑市人民医院开设的医养结合(康养中心)服务区,融“生活照护+康养服务”于一体,让养老更有“医”靠。
新模式:
让养老更有“医”靠
11月4日,记者走进昌邑市人民医院内科楼三楼的医养结合(康养中心)服务区,温馨又专业的氛围扑面而来。这里,是一个集“生活照护+康养服务”于一体的创新空间。在这里,养老不再是简单的日常起居照料,而是融入了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让每一位入住的老人都能享受到有“医”靠的晚年生活。
今年73岁的王先生因脑出血失去自主意识,长期卧床在家,子女因工作原因无法照料。在多方打听和实地考察后,家人选择了昌邑市人民医院的医养结合(康养中心)服务区,尝试了“云养老”这一新型服务模式。通过视频和电话,王先生的儿子即使身在异地,也能随时关注父亲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实现“远程守护”。在病情管理上,家属可以随时与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刘斌及医护团队沟通;在生活照护方面,家属也能与养老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远距离下的专业医疗与细致养老相结合。
云照护:
科技赋能养老新体验
昌邑市人民医院不仅在医养结合上进行了创新,还引入了“云养老”服务模式,通过科技手段,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与磨合,这一模式得到了家属们的广泛认可,它不仅有效解决了老人照护的难题,更为身在远方的子女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安心与便利。
今年91岁的刘先生因小脑萎缩健康状况不断下降,无法自主进食,一直由年迈的老伴在家照料。得知昌邑市人民医院设有康养中心后,家人立即前来咨询。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服务内容,并在入户评估后发现刘先生已出现多处褥疮。刘斌带领医护人员为老人插上鼻饲管解决了进食问题,并建议入住康养中心进行系统调理。入住后,照护团队与医院老年医学科紧密协作,通过清创、气垫床、定期翻身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刘先生的褥疮目前已痊愈。其间,刘斌和团队医护人员还定期为老人维护胃管,并提供专业照护指导。刘先生的老伴对此赞不绝口:“早知道这里这么好,真该早点来!”
持续发力:
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记者了解到,昌邑市人民医院之前就已获评潍坊市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惠老”服务工作,始终以“关注老年人生命健康”为使命,在老年医疗服务、健康全链条管理、人文关怀等方面持续发力。
医院通过“党建引领老年人志愿服务”“老年医学科建设”“医康养三结合”“老年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以人文精神创新爱老敬老服务”等举措,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医养结合(康养中心)服务区配备有专业医护和生活照护团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医疗、康复和心理支持等服务,特别适合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有一定医疗需求、家属又照顾不了的失能老人群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入住还能享受到同等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优惠,年服务老年人2000余人次。同时,医院还成立了上门医护团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居家诊疗服务,累计服务老年人3000余人次。医院各党支部还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赠送常用药品价值20余万元。
昌邑市人民医院此次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是对医院长期以来在老年健康服务领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惠老”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