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扬正气 廉韵润人心

—我市加大廉洁文化建设擦亮“清廉潍坊”文化品牌

(2023年04月2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 姜斌 文/图
  清风徐徐,廉洁花开,最是文化润人心。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市廉洁文化建设,4月7日,由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鸢都清风——潍坊市廉洁文化展”在潍坊市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启动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党员、群众前来参观,成为全市开展廉洁教育又一“打卡地”。
深挖本土廉洁元素
唱响廉洁文化主旋律

  “晏婴,高密市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是第一个将‘廉’和‘政’联系起来的思想家……”在展览中的晏婴画像前,讲解员讲得认真,参观者听得仔细。
  “本次廉洁文化展在市博物馆三个展厅同时进行,展览面积近2000平方米,是我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展出规模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展览形式最多样的大型廉洁文化展览。”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做好本次展览,市纪委监委机关前期对喜闻乐见的潍坊本土廉洁元素进行了深入挖掘;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在全市开展了廉洁文化书画、图书、非遗和音像作品征集活动,还精选、提供了历史上60位清廉人物的生平和廉洁思想,并撰写了前言、后记、展览综述、解说词等文案。
  市博物馆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组织筹备,对2万多件馆藏文物进行了挖掘、阐释、提炼,从中筛选了170多件廉洁主题文物进行首次展出。同时,市博物馆还成立了展览工作小组,严把资料关和文字关,先后修改展陈大纲10余稿,并重新搭建配置了展墙、展带和灯光系统,对原有展陈设施进行了全面系统升级,展陈环境和参观条件进一步提升。
  清风化雨,润物无声。市纪委监委机关工作人员表示,本次展览通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展品,有效增强了廉洁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多形式、多角度唱响了廉洁文化主旋律,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六大板块齐发力
赓续“廉”基因涵养“廉”文化

  本次廉洁文化展分为“千秋咏清廉”“非遗载清廉”“万卷颂清廉”“史鉴润清廉”“翰墨抒清廉”“家风传清廉”六个板块,汇集了潍坊市廉洁文物,廉洁主题非遗产品,廉洁文化书籍、书画、影视作品等700多件展品。
  “千秋咏清廉”板块,将潍坊本地有代表性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位置、名称,以地图的形式进行直观展示。同时采用“人物图片+生平简介+廉洁思想”模式,集中展示潍坊历史上的60个清廉人物。
  我市非遗资源丰富、底蕴深厚。“非遗载清廉”板块,以风筝、年画、剪纸、泥塑、烙画、篆刻、面塑、紫砂壶等30余种非遗技艺为载体,集中展示我市廉洁文化非遗成果。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万卷颂清廉”板块,展示了我市社会各界和纪检监察系统编纂出版的《历代名人家规家训精选》《漫说监察法》《潍水廉政史话》等廉洁文化书籍、读本。
  文物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见证者。“史鉴润清廉”板块,利用市博物馆馆藏的汉代日月昭明重圈铭带铜镜、宋代云纹螭虎玉觥、清代铜甪端等170余件(套)文物,通过历史文物托物言志、以古鉴今,弘扬崇廉尚洁的价值理念。
  翰墨激浊流,妙笔扬清风。“翰墨抒清廉”板块,精选180余幅廉洁文化主题的书画、烙画、剪纸、篆刻优秀作品,让观众欣赏艺术、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同时设有专门展柜,集中展示我市廉洁文化宣传片和警示教育片等。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传清廉”板块,深度挖掘我市优良家风中蕴含的廉洁理念、廉洁事迹,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
以物说廉以史为鉴
让廉洁文化“立起来”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廉洁文化展以物说廉、以史为鉴,传承历史文脉,赓续廉洁价值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为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注入鲜活动力。
  据了解,本次展览展期3个月,到7月中旬结束,免费向社会开放。“展览启动当天,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职工代表和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代表进行了参观,之后全市各界观众参观热情高涨,预约参观单位络绎不绝。”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展览开始后不到一周时间,4月份参观名额就已经全部约满。”
  观展人员一致认为,展览深入挖掘潍坊本土廉洁元素,以清廉为主题的参展作品一一陈列,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廉洁文化洗礼、传扬清风正气。
  “从观展情况看,本次展览已成为全市社会公众接受廉洁教育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大家在文物与历史的浸润中,领略古人德操高尚、清正廉洁的风范,必将推动我市廉洁文化提质赋能,进一步擦亮“清廉潍坊”文化品牌,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