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蝉鸣时,果飘香。眼下,在寒亭区开元街道孙家杨孟村雯娜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无花果种植基地的无花果已进入盛果期。
8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无花果种植基地,只见一棵棵树上挂满红绿相间的果实,摘下一颗熟透的无花果放到嘴里,满口香甜。近年来,开元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农业特色产业优先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叩开了特色产业的“致富门”。
“无花果既可食用,也能药用,有‘生命之果’的美誉。无花果树自身散发的特殊气味,可以抗虫害,不仅节省了管理成本,也让无花果成为绿色水果。”谈起无花果的种植,47岁的雯娜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林海说,无花果对化学药品很敏感,是环境质量的“天然检测仪”,它的天然绿色属性,不仅拓宽了市场,也符合食品安全的需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该基地种植的无花果品种为“波姬红”,从7月开始成熟,直到11月都可以采收。每天早上,匆匆吃过早饭,孙林海就来到基地仔细观察无花果的生长情况。“当果实顶端裂开,果皮变成紫红色,就是成熟的果子了,可以采收。之前在学习和考察过程中了解到,无花果树耐干旱、易修剪、成活率高、采收期长,回来后我就流转土地,首批建了8个大棚种植无花果,到现在已形成30多个大棚的规模,种植效益也相当可观。”孙林海告诉记者,他从2014年开始种植无花果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年收入近200万元。
建设标准化大棚、使用生物有机肥、采用人工除草、严格控温排湿……一系列“暖心”操作,使无花果种植基地结出的果子绿色健康、糖分更足、口感更佳,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每公斤无花果现在能卖到14元,而且市场前景特别好,收获的无花果很早就被省内各大商超订购了。”孙林海笑着说。
在基地旁边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一个个无花果整齐地码放在包装箱内,等待发给客户。“果子不能太熟,也不能太生,因为要发物流,太熟的果子下午就会软掉,所以每天凌晨5点开始采摘,挑选熟度适中的果子,进行妥善包装。”孙林海说,他们使用“蛋托式”防挤压包装,做好果子前端包装和品控。同时,为了保证无花果的品质,孙林海还建了一个小型冷库,以便及时储存无花果,保证新鲜口感。
无花果成为“幸福果”,让孙家杨孟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政府支持、合作社带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发展新路子。作为孙家杨孟村第一个大规模种植无花果的“先行者”,孙林海从零开始,一路摸爬滚打,一步步将无花果变成大产业。基地的无花果种植成规模之后,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在基地工作的村民孙恩霞之前在家务农,收入也不高,到基地工作后,每个月有3000元的稳定收入。
做好无花果产业之外,孙林海还向村民传播种植技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做细无花果深加工,把无花果产业共同做大、做强、做精,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