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今年,昌邑市奎聚街道积极推进农村“小微权力”监督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实落细,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优化监督范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奎聚街道将监督内容扩大到重大事项决策、“三务”公开、村级财产管理、村工程建设项目、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村民委员会成员履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其他领域,进一步推进村级事务规范化、权力阳光化,给村干部戴上“紧箍咒”,把村级“小微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
整合监督力量,防止监督虚抓空转。奎聚街道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每月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线索,强化村级监督委员履职,进一步推动规范用权、阳光晒权、从严控权,建成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村级权力运行体系。
强化监督执纪,营造风清气正生态。奎聚街道纪工委聚焦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等领域,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格规范村干部履职用权,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深化村级“三务”公开,确保基层公权力受监督、有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