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公益广告

提“颜值” 修“内涵”

——大家洼街道郭李央村绘就和美乡村图

(2023年10月2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王会涛 文/图

  沐浴着秋日的阳光,走进滨海区大家洼街道郭李央村,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枝繁叶茂的花草苗木、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一幅气韵生动、如诗如画的和美乡村图景正在缓缓铺展开来。
  在村口东侧的花园里,各种动物造型的石雕、彰显村庄历史的景观小筑等把花园装扮得生气勃勃,许多村民正在这里休憩、娱乐。“这里之前是一个废弃的小水库,自和美乡村建设开展以来,我们借助街道打造‘全域大花园’的东风,将这座小水库进行了改造,现在这个公园绿化面积达到90%,成了村里的网红打卡地。”郭李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怀明介绍说。
  随着村容村貌变美变整洁,村民自觉维护环境的动力和决心也更强了。在村民刘四军家中,记者看到,色彩斑斓的院子里,大白菜、萝卜、芥菜等时令蔬菜长势喜人,居室内窗明几净,整个院落布局整齐美观,错落有致,田园味儿十足。
  如今,在郭李央村,美丽庭院创建已经成了每一个村民的自觉行动,以庭院美带动乡村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菜则菜,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外塑乡村美,内铸乡村魂。郭李央村红色基因厚重,红色人物辈出。该村因地制宜,把传承红色文化和历史文脉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挖本地红色资源,确保和美乡村建设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同时,郭李央村依托杨怀庆将军故居建设了村史馆,走出了一条具有郭李央村特色的和美乡村建设之路,现在的郭李央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文化打卡地。
  “村史馆以渔盐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民俗文化为主题,陈列古籍、古农具、古家具等老物件200余件。”杨怀明介绍说,村史馆不仅记录了郭李央村的乡村历史,也再现了本村从“脏乱差”到干净整洁的“变形记”;不仅是该村村民“忆苦思甜”的窗口,也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目前已接待各类参观者近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郭李央村还深挖民俗文化,策划打造老磨坊研学基地、大家洼第一口甜水井等旅游体验场所,实现了文化体验、研学教育、旅游商品开发等旅游业态的融合发展。
  如今,郭李央村凭借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文化底蕴,不仅成了小有名气的旅游村,还荣获了“山东省首批景区化村庄”“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潍坊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