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公益广告

荒地变农场 莲藕助振兴

(2023年11月0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藕农采挖出新鲜的莲藕。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 文/图

  近日,在高密市注沟社区前沙沟村,注沟莲藕种植家庭农场的优质莲藕迎来采收,藕农们在田里采挖成熟的莲藕,忙着装车外运,藕田里一片忙碌景象。
  秋季的藕田上面只见枯枝败叶,但在水下面却埋着满满的“宝贝”。农场负责人王树密和藕农弯着腰穿行在干枯荷叶间摸索着莲藕,不多久便挖出了不少外形饱满的莲藕。“今年的收购价格可以达到每公斤4元,比往年收购价要高一些,按以往经验来说,整个收获季,每亩产量能达2000公斤左右。”王树密告诉记者。
  “前几年我在村里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70余亩村民的闲置土地用来栽种优质莲藕,采取立体种植模式,盛夏时节,田里不只有荷花,还有鱼、虾。”王树密说,自家莲藕的销售市场主要在本地,客户比较稳定,而且引进的莲藕品种好,淀粉含量高,肉质面糯筋道,颇受客户青睐。
  前沙沟村是扎扫帚的专业村,村内几乎家家户户做扫帚。成立莲藕家庭种植农场不仅可以盘活村内的闲置土地,还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务工岗位,促进了村民增收。
  “我现在的主要营生就是扎扫帚,家里的土地与其等着荒废,倒不如流转出去,不光有个稳定的租金收益,不扎扫帚的时候还可以来农场里务工,一天也有100多元的收入。”今年70岁的前沙沟村村民田保侯告诉记者。
  为了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王树密打算将莲藕农场打造成一个“田园综合体”,发展文化旅游、种植养殖、农家乐餐饮,同时建立莲藕加工车间制作藕粉等产品。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注沟社区狠抓特色种植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思路,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在传统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鲜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先后培育12个特色水果种植基地、11个水果专业村,涉及樱桃、草莓、葡萄、火龙果等10多个品类,实现了品种高端化、栽植有机化、管理智慧化、销售订单化,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