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市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聚力“一七五一”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守底线,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该以何种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2024年?12月27日至28日,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明年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号召全市上下在新形势下加压奋进、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实现明年预期目标,我市面临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良好宏观环境,享有积极加力、协调一致的政策利好机遇,负有勇挑重任、多作贡献的大市责任担当,具有基础坚实、资源丰富的发展优势条件,更有挺膺担当、创新实干的素质过硬队伍。全市上下需坚定信心、铆足干劲,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用好一切有利条件,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行。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工业稳则经济稳。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提升。“工业是潍坊的优势产业,新型工业化是潍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董俐君表示,潍坊工业基础雄厚,大批优质企业为潍坊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应该充分发挥以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塑造未来区域竞争新优势。
“作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董胜勇表示,会议对明年工作提出“十个方面实现新提升”,第一项就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市工信系统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着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持续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遍访企业”活动,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为建设制造业强市持续筑基。
坚定信心是攻坚破难的力量之源。“我们的信心不仅来自于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还来自于潍坊具有更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潍坊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孙冰分析,潍坊在区位交通、对外开放、产业发展、教育及文化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这些都将成为建设更好潍坊的有力支撑。
会议提出,工作中要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做到“稳中攀升”“向好奋进”。“稳中攀升”就是要固本强基、守牢底线,提标提质、提速提效,能快则快、能高则高,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向好奋进”就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今年成绩,部署明年重点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巩固向好标注了重点、指明了路径。”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万信说,全市发改系统将以“争第一、争一等”的干劲,在推动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重大区域战略、稳妥优化能源结构等六个方面奋力突破。
大项目、好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兴平表示,将以实施“招大引强”突破年为抓手,突出企业招商主体地位,重点加强与央企、省属国企的战略合作,聚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完善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达效,以有效益的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在总体要求中提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次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九个重点任务之首。对此,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孙桐表示:“这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此背景下,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提升,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潍坊有基础、有条件,这里是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中国表示,全市科技系统将统筹技术、平台、企业、人才等资源禀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进程,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