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03版:潍坊迎新年再出发

12版:广告

泥沟村:产业兴旺带富一方百姓

(2023年12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利用农闲时间修缮大棚。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 文/图

  村庄整齐划一、道路干净整洁,村西村北的蔬菜大棚成方连片,村子东侧,北面是刚刚建成的智能大牧场,南面是大葱智能育苗工厂高标准大棚,棚内的小葱苗整齐划一……冬日时节,走进安丘市郚山镇泥沟村,随处都能感受到积蓄发展的生机和气势。
  “村子这两年变化很大。镇上帮着村里制定发展规划,在项目引进和民生投入方面都给予大力扶持,村里道路全部硬化,栽植了绿化树,建成了健身广场,村子漂亮了,村民也乐了。”泥沟村党支部书记秦强说。
  村民要致富,产业是关键。泥沟村有126公顷耕地,一半丘陵、一半平地,1200口人,在外工作的就有600多人。近几年,村“两委”注重与在外工作人员联系,通过他们推介家乡优势,介绍投资项目。在镇党委大力支持下,村里引进一家现代化畜牧养殖企业,建起智能化养殖基地,实行生态养殖,所产牛奶当日加工、销售,直通订户家中,鸡蛋、禽肉等直供大中城市。该项目不仅取得了较高的收益,还解决了附近村庄劳动力就业问题。
  “大棚西瓜和西红柿是泥沟村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70公顷,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户都种大棚。眼下正是大棚休作期,再过几天就开始西瓜育苗。”秦强告诉记者,村干部刘晓明一家带头种植大棚,西瓜、西红柿轮作,5个大棚年收入20多万元,收入十分可观。
  产品销路好,品牌是关键。泥沟村的农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喜爱,村“两委”干部功不可没。村里成立龙溪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主导产品的种子、肥料、管理、销售等进行规范,村干部当好“供应员、技术员、安全员、信息员”,引导村民在生态管理上下细功夫。
  种出好产品,自然能卖个好价钱。收获季节,前来拉货的车辆就排在地头、路边,客商在棚边等货,产品远销北京、沈阳、青岛等城市。去年,泥沟村被确定为“山东省乡土产业名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