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03版:潍坊迎新年再出发

12版:广告

点燃创新引擎 驱动高质量发展

——市总工会靶向发力激励职工创新创效奏响创新兴市强音

(2023年12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文/图
  创新力是一种“引领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力也是一种“突破力”,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攻坚能力。近年来,市总工会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目标,立足工会职能,想职工所想、急企业所急,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建机制、搭平台、重激励,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才智,开辟职工技术创新快车道,奏响奋进创新兴市最强音。
59项创新创效成果绽芳华
  前不久,由山东省总工会主办,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联合承办的2023年山东省第八届智能制造(工业4.0)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下帷幕。作为全省智能制造领域明星赛事,大赛以“智造齐鲁 匠筑潍坊”为主题,来自全省的117个决赛项目团队现场角逐。其中,我市有3个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进一步展示了我市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
  高效节能磁悬浮真空泵、大型湿式高效强磁辊式磁选机、智能搬运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次大赛的亮点之一,潍坊市职工创新创效成果展示推介会同步举行,潍坊的创新元素更是让八方来客眼前一亮。
  “很荣幸能来参加这次成果展示推介会,通过现场观摩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作为一名企业职工,我将不断学习,把这种创新精神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孙建华参观推介会后感慨地说。
  尽展其才,催生创新成果。“非常感谢市总工会为我们搭建的创新创效平台,让企业职工的创新成果得到展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根一线工作岗位,在公司支持和工会引导下,努力创新持续超越,为建设更好潍坊贡献豪迈力量。”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气动设计工程师李付宝告诉记者。
  据悉,潍坊市职工创新创效成果展是我市首次展示三年来一线职工在设备装置、技术工艺、安全生产等方面获奖的59项创新创效成果,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能源化工、社会服务等领域,其中,部分成果已达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这次活动是我市职工创新创效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标志着市总工会在服务职工创新创效工作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下一步,我们将以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引领广大职工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市总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田梓告诉记者。
  科技成果与市场相遇,引来了诸多“合伙人”共享共建创新沃土。大赛期间,昌乐县供电公司创新成果——导线自固定复合绝缘子项目进行了成果转化现场签约。“感谢潍坊市总工会为我们牵线搭桥,我们将进行这项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应用,后期也会多多关注潍坊的职工创新成果,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山东祥宇电力器材有限公司经理王佳在与昌乐县供电公司签订职工创新项目产品转化合同后表示。
  “打破企业界限,搭建全市范围内知识、技术和成果共享的重要平台,让一线职工共享‘广交会’,推动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应用变现。”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徐连奎表示,展示推介会只是市总工会引领职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的一个缩影,标志着全市工会系统持续推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全市工会系统培育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的又一个创新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技能人才创新内在动力。

赛道“建”起来让职工“跑”起来
  要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势必要破障松绑。近年来,市总工会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围绕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职工创新创效工程”,积极构建以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为载体,以智匠之家三级职工赋能体系、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实训基地、职工创新创效服务联盟体系为平台,以创新工匠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素质提升、创新技术协作攻关、创新成果服务转化为内容的“134”职工创新创效服务体系,实现职工有阵地开展创新、有渠道展示成果、有载体转化应用,最大限度释放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创效竞赛是工会系统的特色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代练,是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抓手。“今年,我们聚焦全市‘十强产业’,紧扣动力装备、高端化工等15条重点产业链,瞄准元宇宙、工业母机等19个新领域新赛道,设置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10个竞赛方向。同时,示范性引领全市各级共开展创新创效竞赛393场次,参与企业1136家,取得创新成果9.8万项,数量均为历年来之最。”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市工人文化宫主任付海廷说。
  越是创新,越需匠心。我市工业基础雄厚,拥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产业集群,然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创新力”。着眼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近年来,市总工会注重发挥工匠人才的引领作用,深耕工匠培育“沃土”、打造工匠成长“摇篮”、广搭工匠建功“舞台”、营造工匠关爱“生态”,更多工人由“工”变“匠”。
  持续为职工打造没有天花板的创新舞台。今年以来,市总工会整合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优秀劳模(工匠)力量、创新创效型职工资源,完成市级“智匠之家”职工赋能中心建设,实现职工有阵地开展创新。同时,在全市选择职工创新能力较强、创新平台建设有成效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集聚创新成效突出的劳模工匠以及科研院所、职业院校、重点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创新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专家教授等创新资源,组成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职工创新创效服务联盟,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发展。
  在此基础上,市总工会还建立市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和5个市级工作站、12个县市区服务基地,为职工创新创效搭建了集成果展示、研讨交流、推介路演、创新实践、转化推广为一体的“全流程、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持续激发职工创新创效活力。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激发基层创新活力。“为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我们高标准开展职工创新创效竞赛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对职工创新创效进行针对性指导,进一步提升职工创新创效竞赛软实力。”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高秀清介绍说,围绕企业技术难题和职工服务需求,还组建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开展“送技入企”,组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和职工创新创效服务联盟成员开展技术攻关,多途径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问题,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实力”结出累累硕果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有声”。今年以来,市总工会动员专家和创新人才入驻“鲁班双创网”线上服务平台,筛选54项成果纳入山东省总工会“一线职工创新成果孵化转化项目库”进行孵化转化,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帮助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找“婆家”,进一步增强职工创新的获得感。
  一项项政策“红利”向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密集倾斜,催生出创新创效的累累硕果。目前,我市已连续8年开展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征集创新成果862项,评选优秀创新成果153项,发放创新扶持资金74.9万余元,授予72人“潍坊市职工创新创效能手”称号。
  创新能力更上一层楼,潍坊正在发力。近日,山东省总工会公布了2023年“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单。我市共有2家企业获评2023年“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4个创新工作室获评2023年“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培育出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12家、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42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我市创新创效项目频频亮相省级赛场,用“硬核实力”加持项目不断突破。日前,2023年全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省级决赛刚刚落下帷幕,我市职工创新力量在全省的竞赛舞台再次绽放光彩。本次比赛,我市共有7个项目获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一等奖获奖数量居全省首位。其中,潍坊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多点喷射系统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和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效节能多轴型离心式压缩机”项目获得一等奖。
  据悉,潍坊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多点喷射系统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成果是目前完美兼顾船舶双燃料发动机动力与排放的唯一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样,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效节能多轴型离心式压缩机”项目成功突破空气动力核心部件设计等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主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点燃创新引擎,驱动创新发展。多年来,在推动职工创新发展上,市总工会始终坚持发挥枢纽作用、汇聚各方资源,着力增强企业创新供给能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创新创效的“含金量”,进一步打响我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如今的潍坊是一座盛产“隐形冠军”的“隐形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充满改革活力的创新之城,汇聚起了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