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鹏
潍坊市作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高等职业院校聚集,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综合素质高,专业设置契合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需要。引导驻潍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潍坊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整合更多高校资源提升服务群众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水平的现实需要,是驻潍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驻潍高职院校学生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何更好促进驻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加强驻潍高职院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宣传教育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及社会宣传平台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宣传。潍坊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驻潍高职院校沟通协调,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宣传平台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相关知识、活动、工作进行宣传。二是加强驻潍高职院校学生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知识的培训教育。驻潍高职院校相关部门统一部署,通过专题讲座、志愿服务培训等方式让广大学生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有清楚的认知。三是合理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宣传教育内容,创新传播形式,用符合教育和传播规律、学生易于学习接受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教育。校地双方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使高职院校学生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认知度更强。
(二)做好顶层设计,持续机制优化
在顶层设计方面,一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宣传教育、师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情况作为驻潍高职院校文明校园的考核项,以此督促激励学校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二是切实发挥潍坊市志愿服务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驻潍高校志愿服务联盟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培训,通过联席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加强高职院校之间沟通,实现高职院校之间志愿者、培训课程、社会资源等全面共享。三是驻潍高职院校与潍坊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实开展校地合作、结对共建工作。四是充分发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的统筹协调作用,理顺志愿者的管理、选拔、培训、派出、激励等工作。
在机制优化方面,一是学校设立激励机制,将大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入团、入党、评优树先的评选条件。二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劳动课程、团课、党课和实习课程相结合,将参与情况置换相应学时。三是设立双向机制,既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活动,又邀请社区农村的创业先进、道德楷模到学校开展相关活动。
(三)设置订单式、菜单式志愿服务,打造志愿服务的项目品牌
针对驻潍高职院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性不强的问题,可以采用订单式、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社区、农村调研人民群众存在的相应困难和实际需求,形成志愿服务需求订单。驻潍高职院校则依托各自学校专业特色和优势资源,精心设计项目化志愿服务,列出志愿服务活动菜单。两者通过建立沟通联系机制相互匹配,实现群众需求与学校服务项目的精准对接。驻潍高职院校立足自身特色,持续深入实施,不断提炼总结经验做法,广泛开展宣传,打造出人民群众熟知和信任的学校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形成一校一品牌甚至一系一品牌。
(作者单位: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