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调研采访组
群山叠翠、千里松涛。作为南部山区、革命老区的临朐县,曾用千里苍翠守护了红色火种;如今,“绿水青山”注脚下的高质量发展造就一方安康富足。
连续两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市唯一。这是一份掷地有声的发展答卷,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临朐县这样一个四面环山,不靠海不靠边的山区县,瞄定高质量发展,咬定青山久久为功,不断攀登,突破发展上限,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全域进位争先,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
从区域工业高地
到全域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是发展永恒的主线。在临朐县,高端铝型材、新材料、高端食品、装备制造、绿色建材……工业经济的起步,先是从一个企业拉动一个区域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块状经济”特色。
三义集团党支部书记冯国良介绍:“公司成立之初,三位创始人就在弥河东路租了三间棚子做厂房,当时那一片都是大大小小的工厂,被称为‘工业街’,同行的企业有竞争也有协同,上下游产业也来这里扎堆。”已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三义集团,年可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印证了民间的、平等的横向协同和资源共享的“块状经济”的力量。
“块状经济”发展之初,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为县域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大推力。新时代,如何让传统“块状经济”突破瓶颈制约,加快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成为临朐县的发展必答题。
“发展壮大传统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临朐县工信局局长许美新说。以新型工业化答好高质量发展必答题,临朐县加快发展五大优势产业,挖潜力、搞转型、抓特色,今年1-4月份,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9%;实现营业收入187.5亿元,同比增长11.2%,居8县市第2位。
由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过程中,配套优势沉淀,数字经济加持,科技力量“上新”,产业集群加速裂变。
以铝型材产业为例,铝业是临朐的优势主导产业,目前,规上企业发展到159家,年产能180万吨,关联配套企业460多家,市场专业经营业户1200多家,产品涵盖11个门类、3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集群年产值450多亿元……一串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是临朐培育壮大企业、推动量质齐升,激发企业创新驱动力和推动一系列精准政策落地落实的结果。龙头企业华建铝业成为拥有“五区六园两平台”、年产能达80万吨、员工1万余人、上缴税金超过3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入围中国建筑铝型材十强企业、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背景下,临朐抢滩新赛道。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与铝业有关的企业与产品在这里集合。外表酷似红木家具的全铝家居产品,既有木制品的美观,又有铝产品零甲醛、不易变形的特点,引领市场新风向。
“年产15万吨超高精级特种铝型材项目”入围山东省重大项目清单,中国首条“系统铝合金窗工业4.0智能化生产线”,每4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套门窗生产……临朐锚定高端铝加工产业千亿元产值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有链强链,无链建链,短链延链,链上企业携手奋进,在一次次管理升级和技术突破中,产业大船驶向制造业新蓝海。
从单兵作战到新型工业化强企方阵
“再获世界之最!”日前,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LHGC-6000型立环高梯度磁选机,被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认定为“世界上转环直径最大(6000mm)的立环高梯度磁选机”,获2023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创新成果认定。
高端制造永攀产业高峰,从只有两间制造除铁器的茅草屋,到如今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屡次取得世界级突破,华特磁电最大的底气来源于科技创新。走进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226件国家专利证书组成的专利墙格外醒目,这是华特持续成长的基石,也关乎其长远竞争力。
“华特与中国科学院的电工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制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低温超导、核磁共振、高梯度磁选、智能传感分选等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人力行政总监王建功表示。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除华特外,临朐还有一大批将创新融入发展基因的“冠军”企业,它们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谈起县城造纸厂,大多数人会将其与传统、落后直接挂钩。但万豪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却用创新颠覆了传统造纸厂概念,生产的汽车滤芯用纸全球市场通行、供不应求,产品配套从国际一线品牌到国内众多品牌汽车,目前公司工业过滤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万豪从一家曾一度面临关停的县城造纸厂,成长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我们也知道没有哪一种产品能够吃一辈子,在将来,万豪纸业对于新产品的布局不会停止。”万豪纸业集团总经理马希之表示。
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等优质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企业群体,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基因”,临朐如何培育壮大高度契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优质企业?
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大平台建设、创新项目攻关、高端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临朐县持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全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入库。
正是这种“精心呵护”,为临朐成长出更多的冠军企业提供了空间和土壤。目前,临朐县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瞪羚”企业等优质企业认定数量屡创新高,总量达到253家。
从汗水驱动到智慧驱动
一个个传统车间装上数字引擎,一条条流水线挥舞着机械手……着眼于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临朐正全“数”前进——
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环车间内,技术工人轻触数据面板发送指令。收到指令后的“机器人”迅速挥舞机械臂,移动、焊接一气呵成。电光石火间,一个个介质盒成品下线。“一分钟生产一个介质盒,焊接效率、精确度比原来传统作业提高10倍。”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经理刘西军表示。
站在华建铝业集团智能制造中心三层楼高的天桥上,20万平方米的超大车间尽入眼底,32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奏响了钢铁洪流大合唱。机器自动抓取铝型材放上生产线,经过转运、挤压、隔热、喷涂等环节,一根成品的铝型材就达标下线进入市场。“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自动化水平高,较传统的生产模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25%以上,降低生产成本20%以上。”华建铝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张皓然表示。
临朐诸多企业不约而同地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之一,向“数”而行、以“数”提质。一场传统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探索,正在推开一扇扇跃升之门,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全域范围来看,“制造”如何更好向“智造”蝶变?
上云,用数,赋智,临朐县实施“智能化改造、互联网应用、服务商引育、公共平台搭建、基础项目支撑、生态体系完善”六大攻坚,着力提升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智改数转新高地,为临朐制造业装上了“最强大脑”。目前,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达到13家,41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培育库。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同频共振,协同发展,临朐产业集团军跃上“智高点”。
沂山脚下、弥河之畔,聆听临朐经济脉动,新质生产力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始在多领域、多场景落地开花,塑成具有临朐辨识度的发展胜势。革命老区,强劲崛起。
(潍坊日报社调研采访组成员 高文 尹莉莉 薛静 石莹 方文婷 摄影 巩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