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历史名人

(2024年06月0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玄
  郑玄(公元127年-200年),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县郑公乡通德里人,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郑玄是中国经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宗师,他以古文经学为基础,兼采今文经学,遍注群经,以精通《三礼》名世,以丰富的著述开创了“郑学”。郑玄原籍高密县郑公乡,历经近两千年区划变迁,今属山东潍坊峡山区。家乡所在地成立峡山区郑公街道,以其名字命名。
郑玄
  郑玄出身于显赫的官宦世家,其远祖郑崇,西汉末年任尚书仆射。郑玄年轻时曾任乡啬夫,但他不乐为吏,而潜心经学。北海太守杜密巡视高密,见郑玄有才识,即调至北海郡任职,不久又举荐郑玄到太学学习。
  郑玄归里后,聚徒讲学,门下弟子多达上千人。当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任北海相,对郑玄非常仰慕,多次登门拜访,并命高密县特为郑玄立一乡,名为“郑公乡”,令广开门衢,号为通德门,以示褒扬。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郑玄自徐州返回高密。路遇黄巾军数万人,闻知是郑玄,都伏地而拜,并相约不入高密县境。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郑玄年老染病,此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渡,为壮大声势,袁绍遣人逼郑玄前往,郑玄不幸病故于途中,初葬于今青州,后移葬高密砺阜山之阳,前来吊唁者多达千余人。
  郑玄博学善教,桃李盈门,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后汉书·郑玄传》称:“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其门生弟子遍及全国各地。
  (资料来源《潍坊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