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理想的交响

(2024年06月2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璩存峰

  闫妮有一年春晚说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认为:在足够努力的前提下,理想很丰满,现实也会很丰满。这是阅读著名军旅作家徐贵祥的长篇小说《仰角》之后,一个较为突出的感受。
  学员人物的出场顺序是按照他们的重要程度来进行的。出场时,还交代了一些他们的性格特点。第一位是谭文韬,仪表堂堂、文韬武略是对他形象的概括;他的出场篇幅较长,运用了侧面描写、插叙和直接描写的手法。第二位次出场的是常双群、栗智高和马程度。常双群个头不高,脑袋不大,眼睛、鼻子均比别人小一号,严肃而又锐利,能够做到处变不惊。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爱抽烟,二是喜欢种菜。抽烟是师长和政委给他的特权,就因为他是独立师的训练标兵,连续两年六次夺冠,在军区也挂号。种菜可能源于农村生活的经历。还有一点与栗智高截然相反的是,喜欢穿旧军装和旧胶鞋。栗智高特爱干净,甚至有洁癖,特臭美,喜欢偷偷地在军装里面再穿件蓝的确良衬衣。作为栗智高的老乡,马程度在卫生方面特不讲究。第三组出场的是凌云河与魏文建。凌云河聪明灵活,喜言谈,好冲动,有激情,渴望出人头地,信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魏文建较为沉稳大气,脸上长着永远也刮不干净的络腮胡须。
  巾帼英雄,不逊男兵。塑造的形象虽然不多,但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丛坤茗不仅人长得美,还品格高尚,医术精湛。宁可把留队升学指标还给楚兰,自己复员,也绝不损人利己。楚兰作为图书管理员,长得漂亮,善解人意,并执着于文学,最终抓住了命运的橄榄枝,通过考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柳潋长得不漂亮,但爽快利落,敢于仗义执言。女军官夏玫玫是一朵铿锵玫瑰。她特立独行,不循规蹈矩,具有抗争意识。
  除了学员形象,还有军官形象韩陌阡、教员形象祝敬亚。韩陌阡既是一位线索型人物,贯穿于作品始终,又是一位重量级人物,甚至是最重要的主角。韩陌阡作为现实主义者,他“建军”、治军立足于当下。作为理想主义者,他又着眼于未来,在未来的局部战争中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他倡导学员多读书,尤其是传统兵学,他还引导学员去了解和思考世界的军事变革。
  作为“缔造者”,韩陌阡保留住了炮兵部队的火种,保留住了学员们在未来的干部身份,所以培训学员们深深地感激他。但是当学员们听说,是他引进了三位“区队长”,有可能淘汰掉几位速成中队的学员后,学员们又对他“口诛笔伐”,侧目而视。
  后来,军委高层又把教导大队第七中队的提干指标压缩为33人,让七中队的竞争压力空前加大。如果以为韩陌阡冷酷无情,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韩陌阡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不动声色,暗中观察,善意提醒,修剪着处于特殊生长期的七中队学员们的枝枝杈杈,不让他们旁逸斜出,保持正常生长。他让常双群戒掉了香烟,鼓励他训练,坚持到最后。他把烈士祝敬亚的女儿祝小瑜独自抚养成人等。他于无声处,润物无声,小心呵护着每个人。学员们对他也由畏惧、戒备,转化为信任、信赖、仰慕、崇拜。
  与理性、克制、缜密的韩陌阡相比,教官祝敬亚痴迷学术、热情似火。祝敬亚生活中不拘小节,与学员们打成一片;工作中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他是学员们心中的太阳。他提出了著名的45度角理论,绘制了德才直角坐标系:纵坐标是人的品格,横坐标是人的才干;人品的高度和能力的长度两条线交会的地方,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坐标;每个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最好的人生道路,应该是呈45度角向上发展。最后,他为了给常双群找药引子,治眼疾,与毒蛇搏斗,壮烈牺牲。
  理想人格,是作者赋予人物的性格特质,与其说是作品主要人物的人生追求,倒不如说是作者的理想追求。整部作品散发着涤荡人心的魅力和芬芳,传达出正能量。
  军事题材的作品,往往节奏紧凑。如果一直是这样的快节奏,阅读时可能会有一气呵成、痛快淋漓之感,但是也会有审美疲劳,会有一根弦绷得紧紧的压迫感。怎么办?于是主线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副线缓缓溢出,缓解读者的焦虑。大山深处,一年四季的景物变化让人心旷神怡;缜密细致的人物心理分析,让读者津津乐道。
  合上书卷,仍旧沉浸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感受着他们细腻丰富的情感,感慨着他们多彩起伏的人生。经历过、拼搏过、奋斗过,生命的河流就会汇成澎湃的乐章,永远奔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