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阁”记

(2024年06月2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任祥国

  搬新家时,房子虽小,但我还是整理出了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书房,新居在九层,紧依白浪河,又在卧龙街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个有灵气的地方,于是,我和女儿商量书房就叫“临水阁”吧。
  对于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有一间书房自然是人生的一大梦想。想想以前住的五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根本腾不出房间来做书房,书只能放在卧室和客厅的小书架上或堆在地上,有时急着要找一本书,却半天也找不到。如今这个梦想实现了,全家人都感到高兴,自是要精心布置一番。
  紧靠“临水阁”的东墙上是三个书橱,我的两个,女儿的一个,放了我和女儿的一千多本书。书有一大部分是我喜爱作家的文学作品,国内的有鲁迅、朱自清、毕淑敏、周国平、路遥、贾平凹、王树增等;国外的有托尔斯泰、肖洛霍夫、巴尔扎克、狄更斯等。还有一系列的国学、哲学、历史、金融、政治及地质专业等方面的书籍。
  闲暇时,我便徜徉在书中,可以感受朱自清“春天的气息”、体悟周国平“人生的哲理”、走进路遥“平凡的世界”、厚植王树增“战争系列中的家国情怀”、领略肖洛霍夫“顿河的宁静”、学习巴菲特“投资的真谛”……家里人都喜欢这方寸之地,书中有孩子般的清澈,也有拍案叫绝的兴奋,读到酣处便忘记了一切。有时在书房内,并不一定要读哪一本书,或研究哪一个问题,只是摸摸这本,翻翻那本,欣赏欣赏封面,看看插图和目录,并且嗅嗅好闻的纸香和油墨味,就这样,一晃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读的书越来越多,书橱满了,好多书渐渐无法安置。一次我偶然发现,女儿悄悄把我的书搬到了外面,把她的书搬到了书橱内,于是我们开始“谈判”,划定各自的范围,可女儿悄悄“越界”的事仍时有发生。没办法,后面又陆续买了一个书柜、七个书架,书房放不开就摆到了客厅和卧室中,“临水阁”不断扩大了。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素质,还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书房西墙上,“宁静致远”的书法,是家乡一位朋友送我的。书房的东北角,一盆疏竹,给房间内增添了一抹生命的绿色。读累了,赏赏竹,顿觉心旷神怡。北边窗子旁摆了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一盏孤灯、一个笔筒、一块燕子石。坐在书桌旁静静地读书,白天可以看如少女般羞涩缓缓流淌的白浪河,晚上可以欣赏窗外的万家灯火。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最好的岁月,不繁杂,不忙碌,弹一弹素琴,读一读闲书,人生足矣。
  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小小“临水阁”,承载了我的志趣和爱好,理想和寄托,使我的心灵宁静,人生厚重,足矣。